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今年前五个月,我国汽车出口总量达到了249万辆,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9%。在这一总出口量中,传统燃料汽车出口量为163.5万辆,但同比出现了8.6%的下降;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达到了85.5万辆,同比增长了64.6%,这一比例占到了总出口量的34.34%,显示出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强劲增长势头。 此外,市场研究机构Dataforce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汽车品牌在欧洲市场的表现同样亮眼。5月份,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的销量同比大幅增长85%,达到了60.215辆,成功突破6万辆的里程碑,市场份额也达到了5.4%,创造了历史新高。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不断提升,也预示着我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正日益巩固。

推动这一卓越业绩的背后,是中国品牌如比亚迪等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布局。根据6月24日最新公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纪要显示,比亚迪在欧洲市场推出的第二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海豹05 DM-i,已经近期在波兰和斯洛伐克成功上市。该车型预计将在未来陆续进入捷克、罗马尼亚以及克罗地亚等欧洲国家市场,进一步扩大比亚迪在欧洲的影响力。

“公司今年海外市场的目标销量是80万辆,按当前的势头,今年(海外市场销量)有望突破这一目标。”有比亚迪内部人士称,6月21日,比亚迪第五艘汽车运输船“BYD XI’AN”(西安号)在江苏仪征顺利交付,“BYD CHANGSHA”(长沙号)也即将交船。“比亚迪汽车运输船队将由8艘组成。”

不仅是比亚迪,据小鹏汽车国际业务中心总经理唐志坤最新披露的信息,2025年小鹏汽车计划进入全球60多个国家,建设海外服务营销网点超过300家,力争2027年成为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前三的企业。“在更远的未来,小鹏汽车的销量有一半将来自于海外市场。”

“岚图所有的车型在前期研发、设计定义阶段,就同步考虑了全球各个区域的市场。”岚图汽车海外事业高级总监高源坦言,虽然研发成本代价很大,但公司依然会基于国内外不同市场需要,在车型设计之初便启动预留,确保国内国外用户都有一致的体验,并且在产品发布节奏上也海内外同步。“公司希望到2026年覆盖全球主要新能源汽车市场,到2030年争取做到60个国家以及500个门店。”

“在全球发展形势快速变化和新的发展路径形成的过程中,中国的汽车产业变得越来越关键,如何实现中国新的汽车产业与世界汽车产业的链接,成为探索全球合作新路径、新模式的关键。”张永伟表示。

随着国内主机厂纷纷迈向国际市场,我们坚信电池产业的国际化进程同样势在必行。国轩高科战略运营副总裁熊永华在阐述公司战略时指出,根据公司当前的五年发展规划,国轩高科将主要致力于全球化的市场拓展。这包括在欧洲和北美地区建设海外工厂,确保大众电芯的正式投产,以及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和德国哥廷根市的工厂顺利投产。这些举措都是公司全球化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国轩高科在全球电池市场的持续发展。

在借鉴国轩高科等企业的现地化布局经验的基础上,标准制定同样成为中国汽车产业链接全球市场的重要环节。以全球超充标准为例,京能新能源的副董事长孙茂建提出,应积极推动中国、欧洲和东盟三国在检测结果上的互认,以此消除重复认证造成的数字壁垒。此外,他建议组建绿色基金,并设立区域性的专项投资基金,共同助力全球超充网络的构建,从而激活这一网络中的每一个毛细血管,推动全球超充网络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