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近期,我国临港新片区推出了一项名为“金融租赁项目公司扩大业务范围试点”的全新政策。该政策将原本金融租赁SPV(特殊目的公司)的租赁标的物范围进行了显著拓宽,新增新能源、动力电池、智能制造、工业母机等四大领域。这一调整旨在精准对接临港新片区的前沿产业发展需求,为其提供更加贴合的金融支持服务。此外,新政还进一步放宽了业务主体的限制,允许全国范围内的金融租赁公司在临港设立SPV,从而进一步拓展了金融租赁业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金融租赁服务,作为一种结合了“融资”与“融物”特性的中长期融资工具,以其独特的设备载体形式,为企业在资金周转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通过这种服务,企业可以在无需一次性支付全额款项的情况下,便能够获得所需的大型设备或资产的使用权。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通过分期支付租金的方式,逐步积累资金,最终实现设备所有权的转移。此举不仅有助于缓解企业的现金流压力,还能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基础。

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在往高端化发展、创新工艺的过程中,需要特殊的制造设备,势必往重资产的方向发展。这些高端设备普遍非常昂贵,如光刻机,其售价在1000万美元到1亿美元不等,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财务负担,但较为保值,市场流通性强,适合租赁。

2021年12月,原银保监会印发《金融租赁公司项目公司管理办法》,对SPV租赁物范围规定为包括飞机、船舶、集装箱、海洋工程结构物、工程机械、车辆以及认可的其他设备资产。自2023年6月以来,临港新片区又率先在全国范围内试点将SPV租赁物扩围至集成电路设备和算力中心设备,为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深入、全面且灵活的金融支持与服务。

作为此前政策的再升级,此次试点将为临港新片区集聚金融租赁上下游机构带来多方面的增量效应。记者了解到,此次试点启动以来,已有160余家金融租赁公司参与,其中首次在临港新片区设立SPV的金融租赁公司占比超过50%,更有6家金融租赁公司完成试点项目的储备和落地,业务涵盖此次扩围的四大领域,总资产规模近40亿元。

此次扩围的深远意义不仅在于充分利用临港新片区的先行先试制度优势,更是为了在全国范围内探索金融改革开放创新的新路径,测试和积累宝贵的制度经验和压力承受能力。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金融贸易处处长殷军进一步指出,此次新政的又一重要突破在于对跨境服务机制的优化。通过推动金融租赁公司与特殊目的载体(SPV)之间的外币直接借款、简化跨境融资租赁对外债权的登记流程、以及鼓励人民币在跨境结算中的使用等创新举措,我们旨在完善跨境金融创新体系,显著降低企业在跨境业务中的成本负担,从而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这也预示着,临港新片区即将迎来一场跨境租赁业务的蓬勃发展,包括跨境租赁业务规模显著扩大、算力设备离岸租赁、新能源设备跨境租赁等多元化业务模式,这些都将带动跨境担保、资产估值等方面的需求大幅增长。展望未来,临港新片区将进一步吸引众多法律、评估、税务等领域的专业服务机构在此集中发展,依托于临港新片区融资租赁一站式服务平台,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服务,助力企业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