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产业园区若欲拓展外部市场,关键在于具备独特的“吸引力”,使企业难以找到替代。位于仅有4平方公里面积的闵联临港园区,便成功打造出一种让沪外企业深感“非上海不可”的独特魅力。园区内,头部沪外企业的身影随处可见。进入2024年,该园区在工业总产值方面实现了显著增长,同比增长率高达290%。

“有事不撒手”已成为众多园区招商标配的口号,彰显了园区管理方对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坚定承诺。这种服务不仅包括企业落地后的全方位支持,更涵盖从筹备到运营的每一个阶段,确保能够及时响应企业需求,有效解决各类问题。光脉医疗运营总监周誉对此有更生动的理解:“园区能否真正解决企业面临的关键难题?”这无疑是对园区服务能力的一次深刻拷问。

光脉医疗成立在海外,在全球择址筹建生产基地时,临港还是管理团队“认知以外的地方”,万万想不到如今成了公司总部所在地。转折在于一个“懂”字:懂一家科技企业面对行业竞争、产品迭代的焦虑,于是提供现成的、符合生产需求的厂房,让企业省去拿地开发时间,快速落地投产;更懂一家医疗装备企业在投产时会面临十分繁琐却关键的问题,危废和敏感物处置,于是全程跟踪协助,相应审批快速合规通过。

“从双方接触到谈判完成,只用了短短一个月。”周誉说,因为园区“见得多、懂得多”,企业能与之无障碍沟通,像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心也落得定。

没有地价洼地,就需要打造服务高地。比起嘘寒问暖,救急纾难更为企业所需;比起周到妥帖,专业高效或许才是价值所在。闵联临港园区内,ABB、中微公司、延锋等头部和链主企业云集,服务它们的只是一支20多人的团队。闵联临港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英豪说,工作人员不在多而在精,一支学习型、专家型团队对招商引资至关重要。

关键产值增长近3倍,背后是一套稳定且精准的运营策略:战略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闵联临港园区精准卡位,依托临港新片区“东方芯港”的独特定位与政策红利,加速抢占未来产业高地。

招商团队没有铺摊子,甚至婉拒了主动上门的传统行业巨头,将资源集中于破局新赛道,为龙头链主企业准备好一批高标准载体和企业服务政策,例如芯片制程和集成电路设备企业需要的洁净厂房、水处理设施、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很快,一批头部企业云集,还有不少由领军者们“口口相传”引荐而来。

在集成电路领域,该园区汇聚了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天岳等20家知名企业,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集成电路设备、零部件以及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工艺和材料生态链。这些企业之间紧密协作,相互支持,形成了一种“滚雪球”效应,不断壮大。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全球第三大芯片封测企业——长电科技在临港设立了汽车芯片基地,并正式开工。这一基地致力于打造专业的汽车芯片成品制造“灯塔工厂”,标志着我国在集成电路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可以揭示出闵联临港园区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发展情况。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