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吴县中学始建于1943年,享有苏州市历史名校的美誉。在2022年,学校积极响应苏州市的号召,正式启动了“体教融合、市队校办”的校园足球项目。首批选拔出的16名足球特长生怀揣着梦想,满怀激情地走进了学校的景山校区。经过短短三年的磨砺与成长,这支充满活力的年轻队伍以“省长杯”高中男子组冠军的辉煌成绩,实现了省内赛事的大满贯壮举。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6名队员更是同时征战“苏超”,他们在赛场上的表现各具特色,锋芒毕露,展现出了非凡的成长轨迹。

寇程在浒墅关中心小学学习期间便展现出卓越才能:自一年级起便加入校队,三年级时跻身市队,并长期担任校队与市队的关键成员,助力团队在“区长杯”和“市长杯”等赛事中屡获冠军。

作为队长的陈开忠,在2024年“省长杯”决赛中以一记头球绝杀锁定胜局,捧起冠军奖杯的同时,也将“最佳球员”的荣誉收入囊中。这位司职中场的高三学生,如今已手握心仪高校录取通知书。

与陈开忠一同被高校录取的陆子皓和赵文锦,则分别以“省长杯”冠军前锋和后卫的身份,在“苏超”赛场上表现亮眼。左骏杰曾获得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季军,他在中场有着很强的调度能力。主力门将郭昊曾获得2024年江苏省“省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最佳门将”称号,他在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上的多次神扑,至今仍是球迷热议的话题。

这6名小将在苏超赛场的惊艳表现,不仅为苏州队增添光彩,也让古镇的足球名片在省级联赛舞台绽放光芒。

是什么样的校园土壤,能让一群高中生在热门省级联赛舞台“高光频频”?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智慧,更是一套打破体教壁垒的创新培养体系。

在吴县中学景山校区的绿茵场上,每天下午都会上演这样的画面:结束文化课后的同学们换上球衣,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高强度训练。这种“上午读书、下午踢球”的双轨模式,正是学校《足球特长生文化素养与全面发展培养方案》的生动实践。

“我们从不以牺牲文化课为代价换取比赛成绩。”吴县中学相关负责人说。足球班学生的文化课程由资深教师领衔的师资团队授课,这种“专业训练+优质教学”的培养模式,让陈开忠、陆子皓等队员在斩获赛事荣誉的同时,也顺利考入知名高校,真正实现了“体教双赢”。

截至2025年5月,吴县中学首届0708年龄段34名队员中绝大多数队员已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更令人振奋的是,周玉铭、陈子凡等队员先后入选中国足协U16国家男子足球队集训队,陈子凡更作为国字号球员参加了2025年亚足联U17男足亚洲杯预选赛,将校园足球的旗帜插上了亚洲赛场。

从江南古镇走向亚洲赛场,这支年轻的队伍已经用实力证明:校园足球同样能培养出顶尖的竞技人才。正如一位教练所说:“这些孩子身上既有学生的拼劲,又有职业球员的素养,他们的未来不可限量。”

千年运河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校园足球的创新实践在这里巧妙融合,孕育出一种独特的体教融合生态。在苏州高新区文达实验初级中学,我们随处可见一群群怀揣着课本与球鞋的少年,他们在这片沃土上尽情挥洒青春。学校秉承“相信种子,守望成长”的教育理念,将足球运动视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在这里,足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学校通过开设足球必修课程,普及足球知识;通过选修课程,提升学生的足球技能;通过社团活动,强化专项训练,实现了全员参与足球运动的目标。 同时,学校还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组建了一支专业的教学团队,构建了“课堂+社团+赛事”的足球人才三维培养体系。班级联赛、足球社团特色组别、“校长杯”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足球的热爱,还提升了他们的竞技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这片充满活力的校园里,足球运动正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无论是吴县中学采用的“阅读与足球并行”的双线教育模式,抑或是文达实验初中实行的“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竞赛参与”的三维培养体系,浒墅关正凭借其深厚的千年文化积淀和独特的“突破传统”教育方式,助力青少年实现绿茵场上的梦想。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