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满载着月球样品的嫦娥五号返回器,以惊人的速度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勇敢地冲入大气层。在穿越地球大气的过程中,它巧妙地利用了两次“打水漂”式跳跃,成功地减缓了速度。最终,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它顺利完成了着陆,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无人采样返回的伟大壮举。如今,这台肩负着重大使命的装置已经抵达上海,向公众展示其辉煌的成就。

7月15日,一场以“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为主题的展览在世博会博物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由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和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共同主办。在此之前,这一系列巡展已在我国国家博物馆、维也纳联合国总部、上海世博展览馆、北京天文馆等知名场馆成功举办,备受瞩目。如今,它再次回到上海,为市民带来一场视觉与知识的盛宴。

展览以“科技 科普、成就文化”为主线,围绕工程历史背景、研制历程、主要成就、未来任务等,以实物实证与历史档案相结合的叙事方式,系统展示中国探月工程自2004年立项以来,从“嫦娥一号”开启中国深空探测篇章,到“嫦娥五号”携月壤凯旋而归的各项成就。其中的实物部分,既有卫星、火箭等的等比例模型,也有一些极其珍贵的实物,这个嫦娥五号返回器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返回舱原本是白色的,但在穿越大气层时,经受了三千多摄氏度的高温炙烤,表面融化,才呈现出如今我们看到的黑色。”解说员介绍道。

本次展览还展出了返回器降落伞、月壤纤维、玄武岩国旗等珍贵实物。值得一提的是,月球正背面月壤样品在该系列巡展中首次同时登台,包括月壤岩屑和粉末。记者了解到,正面样品取自嫦娥五号带回的1731克月壤,是人类首次获得的月表年轻火山岩区样品。背面样品则来自嫦娥六号返回的1953.3克月壤,是人类首次获得的月球背面样品,其颜色略浅、堆积密度更小,颗粒来源也更为复杂。

作为本次展览的重要支持单位,光明乳业在展览开幕当天同步推出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亲子专场活动”。在活动现场,航天科技八院科技委常委、嫦娥七号/八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查学雷先生亲临现场,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科普讲座——《月球上的中国故事》。讲座中,查学雷先生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探月工程的科学原理和伟大成就,引领现场的家庭朋友们一同踏上了探索宇宙奥秘的旅程。 值得一提的是,青聪泉学校,这所专注于为自闭症儿童和发育障碍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专业康复训练与辅导的机构,其师生代表们也荣幸地受邀成为了本次展览的首批观众。他们不仅有机会近距离感受航天科技的震撼魅力,更在活动中收获了宝贵的精神鼓舞,共同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两个月时间。此外,未来还将开展包括探月精神宣讲在内的多项系列宣传活动。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