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最近,上海成功落幕了BilibiliWorld2025(BW2025动漫展)。在这为期三天的展会中,众多00后观众涌入申城,给当地的交通、住宿、餐饮、零售、休闲和娱乐领域带来了庞大的客流。

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次元消费市场。作为我国商业领域的领军街道,南京路正迈向二次元经济的繁荣征程。然而,若想实现巨大的财富收获,南京路不会仅仅满足于追求流量,构建完整的二次元产业链才是其发展的最终目标。

根据美团最新数据,自7月份以来,上海地区的“二次元商场”搜索量呈现出显著增长,较上月同期增长了超过10倍。其中,20至35岁的年轻人群在该搜索量中占据了62%的比重。具体到7月的第一周,南京路步行街上的百联ZX创趣场周边的美食搜索量环比大幅上升,增幅超过800%。同时,上海百联ZX附近的酒店搜索量也迎来了显著增长,上涨幅度达到了306%。这一系列数据反映出年轻消费者对于二次元文化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休闲娱乐体验的高需求。

小红书、大众点评……一众平台上,二次元粉丝纷纷分享南京路上“沉浸式一站吃谷”的乐趣,从百联ZX创趣场、一百、新世界城到世茂,处处有亮点,总有一款适合你。因此二次元,小红书、大众点评等平台,又一次在互联网上充分展示了“魔都”的魔力、活力、魅力。

其中,百联ZX创趣场携手BW2025漫展,从6 月30 日至7 月31日打造精彩纷呈的漫展分会场。所以,粉丝在各大平台上留言,即便没赶上为期三天的BW2025漫展,到南京路百联ZX创趣场,一样嗨。

新世界城,二次元的乐园。商场四楼、八楼和十一楼,都是FUN肆街区,2万多平方米,集合各种二次元业态及衍生业态,更拥有上海零售商业体中最大面积的二次元策展场地。这些天,奥特曼展览,航海王展览持续进行中,到了这儿,二次元粉丝就好比“老鼠掉进了大米缸”。“吃谷子”,可不止“买谷子”,更有强大的社交属性,看展、快闪、cosplay……参与社交、分享互动,激发创作灵感。

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群体数量已攀升至5.03亿人;2024年,中国二次元产业规模突破2700亿元,超过智能家居和咖啡产业等消费类别,中国已成全球最大的二次元市场。在上海,在南京路,与互联网经济密切关联的二次元,流量巨大,让人们看见了创造“泼天富贵”的可能。

十年前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新款苹果手机背面都印着一行小字,“Designed in California,assembled in China”(加州设计,中国组装)。

当时,每卖出一台苹果手机,中国只能在组装环节里赚到6 美元,仅占一台iPhone价值的3.6%。如今,中国培养出一批本土零件供应商,中国供应商在iPhone价值中占比已超过25%。可见,完整产业链,才是创造更大价值空间的不二选择。

二次元经济,也一样。在南京路新世界城“新铛集”,叮当猫“蓝胖子”再招人喜爱,再多粉丝想把它打扮起来,商铺也不能为它穿上好看的“娃衣”。因为,“蓝胖子”的形象,是有知识产权保护的,非外方拥有者授权,零售方不得随意变更。要知道,在二次元零售中,一件巴掌大小的“娃衣”,售价通常也在百元左右。“受限的零售”,势必会影响利润。

事实上,二次元经济的真正繁荣,只有“流量”是远远不够的,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和完成“产业链”的二次元,才是真正能创造“泼天富贵”的新业态。

今年,黄浦区发布全市首个“二次元衍生商品和服务经营合规指引”,支持规范二次元新业态,推动企业诚信经营,拉动内需提振消费。

更重要的是,二次元作为一种新业态,合规指引鼓励经营者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知识产权运用,积极开展商标注册、专利申请、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经营者应加强对授权生产、授权使用等行为的规范,明确授权时间、范围、内容、方式等,需要使用他人知识产权的,应当依法取得授权。合规指引,终极目标在于——推动产业升级、保障优质供给、优化消费环境。

实际上,二次元文化并非特立独行或局限于少数群体,它未来无疑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全民化”的二次元。而且,以《哪吒》等作品为标志的二次元内容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展示了我国的文化自信,使人们深刻感受到了二次元文化的强大潜力。

据预测,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我国著名的商业街——中华商业第一街,有望成为二次元经济的引领者。这不仅仅是因为其产品零售业的繁荣,更是因为其产业链的全面开花。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研发、精良的生产加工,到新品的发布,再到线上线下销售的拓展、展览展示的丰富,中华商业第一街正逐步构建起一条完整的“一条龙”产业链,为二次元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那么,如何构建这样的产业链呢?政府又将如何提供支持与服务,将“追求更优营商环境永无止境”的理念充分展现出来?这一切的答案,都让人充满期待。

2025-07-25 09:26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