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6月下旬,江苏地区接连举办了两大专注于低空经济的行业盛会。在南京举办的低空经济发展大会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电科)重磅发布了三大创新产品体系以及首套航空运输领域的先进大模型,全面展示了低空经济从技术研发阶段到实际应用场景落地的全过程。而在第三届低空(苏州)产业创新生态大会暨2025数字低空大会上,来自国内外近400家企业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和规划了“数字低空”的未来发展战略。

在展会现场,无人机如同“八爪鱼”般灵活盘旋,载人eVTOL机型更是成功完成了数十米的试飞。江苏正以“空中经济”为突破口,在新质生产力赛道上振翅高飞。与此同时,新华日报《科技周刊》的记者们也敏锐地观察到,在这片充满潜力的“低空蓝海”中,基础设施投入与收益之间的矛盾、数据汇聚与监管的难题、以及中游服务保障的短板等问题,依然亟待多方共同努力,寻求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中国电科在南京重磅发布“天行、天卫、天工”三大产品体系,分别针对低空飞行的管理服务、城市要地的监管防护、飞机平台的特色制造。

“‘天行’系统就像低空交通的‘智能管家’。”中电莱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下称“中电莱斯”)空管系统事业部总体室主任何亮形象地比喻,“它的作用是为低空‘修路’,既要规划主次航线,又要避开敏感区域。”“天卫”系列的“蜘蛛网”低空监视雷达,已在首都机场等场景大显身手,95%的无人机识别准确率让“黑飞”无所遁形。“天工”则面向应急救援、海事海监等行业应用,提供特种飞机平台及系统解决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同步发布的“天牧”低空大模型,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航空运输大模型,同时具备智能问答、辅助决策等核心能力。在其加持下,“天行”系统通过对超千万条低空运行规则的学习训练,在高算力集群支撑下实现了对复杂场景自主查询效率提升50%的技术跨越,首次实现了“AI驱动”的低空管服模式。

与此同时,第三届低空(苏州)产业创新生态大会暨2025数字低空大会现场同样热闹非凡,苏州相城区16家低空企业组成的“豪华天团”赚足眼球。

碳纤维桨叶制造商淞桦航空带来的三维编织成型工艺桨叶,正叩开吨级eVTOL轻量化制造的大门。

科比特航空的“共享AI无人机”租借柜,好比放大版的充电宝设备,扫码即可取出大疆NEO或玉麒麟Mini3机型,其负责人冯伟介绍,这种2.0版本的共享模式已在广东验证成熟,7月将正式落地苏州景区,“让航拍不再是专业玩家的专利”。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齐飞航空推出的W280型载人垂直起降电动飞机,该机型起飞重量为2.8吨,速度可达280公里/小时。目前,该飞机已在苏州盛泽湖的无人试验岛上进行了数十米的试飞。据企业负责人透露,下半年将推出升级版,届时将在机身设计和飞行控制软件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提升。

两场重要的会议犹如江苏低空经济的两面明镜,生动地映射出该产业蓬勃发展的辉煌景象。在会议中,相关数据揭示了令人振奋的发展成果:南京的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在试运行仅半年的时间内,就已经完成了超过10万架次的飞行任务,这一数字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超过5倍。而苏州则已经吸引了数百家的低空经济企业入驻,这些企业涵盖了从研发设计到实际应用的全产业链条,“低空+交通、旅游、教育”等多元化应用场景正加速落地实施。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殷时军对此表示感慨:“从深圳首次提出数字低空的概念,到如今苏州与南京两大城市的紧密联动,数字低空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战略构想逐步走进了现实应用阶段。”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