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手工艺、戏剧艺术、医学知识、民间文学、风俗习惯等多个领域。在众多非遗资源中,安徽省在传统手工艺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而被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为全国五个传统工艺手工认证试点省份之一。

传统工艺手工,是被时光雕琢过的瑰宝。受访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为,在当下,如何进行工艺革新、造型更新、效益焕新,是探索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个突破口。以宣纸、黄山毛峰制作技艺为主,安徽省力争推出一批传统工艺手工认证产品,逐步培育形成价格体系合理、产品体系丰富的非遗产品市场。建立合力保护机制,叠加政策支持,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出台《安徽省省级非遗工坊认定与管理办法》,开展第二批省级非遗工坊申报工作,认定祁门红茶、黄岗柳编等43家省级非遗工坊,总数达62家,带动就业人数近1.5万人,有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为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安徽省非遗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旨在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做强非遗工坊,打造百个特色品牌,并力争实现百亿销售目标。该计划明确提出五大行动,包括实施主体培优升级、场景培育创新、金融资本催化、市场提质增效等,以促进安徽非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一步繁荣非遗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寻常巷陌间匠心独运的精工细作,以及寻常人家温馨明亮的灯火阑珊。它融入了我们品鉴的每一杯茶、品尝的每一道菜、聆听的每一曲音乐……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如同血脉基因一般,一代代传承至今。随着新生消费群体的崛起,他们以旺盛的消费热情拥抱“国潮品牌”,成为推动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力量。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则为众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提供了传授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第二课堂”。资源的拓展、传承人的“活泛”以及消费者的“活力”,不仅带来了丰厚的红利,更显著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