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林下经济可细分为林下作物栽培、林下动物饲养、相关产品的搜集与加工以及森林景观的开发利用等多个类别。在安徽省,特别重视林药、林菌的种植以及森林康养业的发展,这些领域被视为推动林下经济的关键所在。

安徽地区生态旅游和康养资源极其丰富,其发展条件堪称得天独厚。在过去的十年间,安徽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这些政策通过实施“场企合作”和“场村合作”等多种创新模式,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身于林下经济的开发。同时,安徽省不断探索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新路径,致力于向社会各界提供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的森林康养服务。这些举措不仅推动了当地生态旅游和康养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居民和游客带来了健康、舒适的休闲体验。

其中,铜陵市义安区永泉小镇度假区就是成功典范。

2018年,铜陵市叶山林场与当地生态产业龙头企业铜陵永泉农庄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签订了叶山林区60年林下空间经营权承包协议,明确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并符合相关规划的前提下,依托林场优质森林资源景观,开发打造森林康养休闲、森林观光旅游等项目,促进林旅融合,体现国有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同时也为企业提档升级和长远发展拓展空间。

几年时间过去,如今的永泉小镇已经发展成融养生文化、建筑文化、餐饮文化、生态文化于一身的林下经济综合体,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安徽省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森林康养基地,2024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总营收1.6亿元,真正实现了森林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双赢。

“永泉小镇每年要来几十上百万人,他们来这里,看中的是环境。”永泉小镇度假区副总经理尹志平一语道破玄机。

为了保护好青山绿水的环境,永泉农庄不仅严守白纸黑字签下的合约,还真金白银投入,不断增加这片森林的颜值。尹志平回忆说,“这些年我们陆续往林场里移栽了三四万株杜鹃树、茶花树、栀子花树,将林下的杂树清理掉,种上了四季常青的麦冬草,大大提升了林相。为了不破坏森林,我们在建设‘忆江南十二景’时,只修建了一些步道、凉亭,施工时大型机械一律不准上山,材料全用骡子驮上去。”

不仅如此,永泉小镇度假区还承担起森林防护工作:在林区安装了200多个监控摄像头、安排十多位专职巡保人员和叶山林场的护林员共同巡山、利用无人机对森林病虫害进行常态化防治……正是得益于林场、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森林开发利用时将“保护”置于首位,这片葱郁的山林才越发充满生机活力,被广大游客誉为“一个未来景区的典范”。

在安徽省,诸如“永泉小镇”这一模式的“场企合作”并非个案。在叶山林场附近,青阳县的酉华国有林场便是一个典型例子。该林场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和技术优势,在林下经济领域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实施“场村合作”,酉华国有林场有效带动了周边乡镇的林农参与黄精种植,这不仅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促进了黄精产业的蓬勃发展。如今,酉华国有林场已发展成为省级乃至国家级的黄精生产基地、种质资源保存圃和科研院所研发基地,为黄精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安徽省内国有林场凭借专业技术,周边乡村拥有集体林地资源,而企业则掌握资本力量。三者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了林下经济的蓬勃发展,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与多元格局。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