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自今年起,松江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实施了一系列“连环策略”,包括简化审批程序、采纳“智能与人工相结合”的双重审查机制、打造“全方位服务链条”,有效减少了项目审批所需时间,并以快速审批的“加速度”助力项目迅速进入建设和成长阶段。

得益于松江区建管中心的鼎力协助,该工程在预期时间之内便高效完成了验收任务,这一成果远超我们的预期。对此,联东U谷松江科技企业创新港项目的承建方——上海金熵实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不禁由衷感慨。

联东U谷松江科技企业创新港项目位于松江区车墩镇,主要关注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尖端产业,致力于构建一个集生产、研发及配套设施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研发型产业园区。

今年是该园区建设的收官之年,项目分三批次开展竣工验收工作,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松江区建管中心在掌握项目情况后,主动与项目建设单位建立紧密对接机制。在审批环节,建管中心与建设单位保持高频沟通,项目一旦具备综合竣工验收条件,便第一时间牵头组织现场综合竣工验收;在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安排业务骨干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及时解答企业在竣工验收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同时,各专业验收部门采取提前查看的方式开展前置服务。待各专业部门出具项目验收意见后,建管中心迅速完成审批流程,及时发放综合竣工验收合格通知书。

松江区建管中心主任孙珏表示,将把“政策包”落实作为工作着力点,通过建立清单管理、跨前服务、动态跟踪、协调推进等一系列工作机制,打通审批流程中的“肠梗阻”,全力推进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具体而言,清单管理能够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清晰明确、责任到人;跨前服务让建管中心提前介入项目,为企业提供前瞻性指导;动态跟踪则能实时掌握项目进展,及时调整服务策略;协调推进机制可有效整合各方资源,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问题。通过这些举措,建管中心将政务服务深度嵌入“四个区”建设逻辑,推动各类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早日竣工投产,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松江区石湖荡镇SJS50002单元23B-01号地块动迁房项目也享受到了审批制度改革带来的便利。该项目是系统升级上线后第一批智能审查项目,目前已顺利完成智能审图。

据介绍,松江区石湖荡镇SJS50002单元23B-01号地块动迁房项目是松江区新一轮“城中村”改造的首个项目。“在项目审图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保持高度关注,密切留意系统运行动态。”上海市松江区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审查事务中心张丽娜介绍道,工作人员多次与市行业主管部门沟通联系,积极提出完善系统、优化软件审查的建议。

智能审图的优势在项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借助BIM模型“一模到底”贯穿项目整个生命周期,能够更早地发现潜在问题,使工程量计算更加精准,进度把控更为紧凑。这一模式最终帮助企业节省了物料、时间和资金成本,实现了快速施工、早日投产的目标,为项目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据了解,自去年开始,BIM智能辅助审查模块(也称为“智能审图+人工审查”)作为“一网通办”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松江区正式投入使用。为了加速推动建筑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松江区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全面推广“智能+人工”的双轨并行审查模式。这一举措旨在提高审查效率,优化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

在沪苏湖高铁沿线规模最大的新建火车站——上海松江站的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积极采纳并高效运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实现了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借助BIM模型,团队能够预先模拟车站建成后的运营状况,对交通流线、旅客换乘等重要环节进行深入分析和优化设计,从而确保车站运营的高效与便捷。在施工阶段,项目团队同样依靠BIM技术,对项目进度进行严密监控,同时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把控。通过实时监测工程进度,团队能够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有效提升了上海松江站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与施工效率。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