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如果说传统产业是江苏发展的“压舱石”,新兴产业便是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杠杆”。在江苏馆重点产业区,船舶海工与低空经济两大领域的突破性成果集中亮相,展现了江苏在新兴赛道的领跑实力。​

在船舶海工展区,南通惠生自主建造的FLNG(浮式天然气储卸装置)模型前围满了参观者。作为船舶海工界“皇冠上的新明珠”,这款我国自主建造的最大吨位、最大储气量的FLNG装置,增强了中国造船企业在全球能源项目的话语权。“传统工期要5—7年,我们通过模块化创新,把时间压缩到33个月!”展馆负责人介绍。这一突破性成果,正是江苏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实力的生动缩影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该产业造船三大核心指标(造船完工、新接订单、手持订单)占全国比重均超 45%、稳居全国第一,占世界市场比重亦保持在25%以上,持续巩固全球领先地位。

低空经济赛道同样看点十足,成为江苏新兴产业布局的又一“加分项”。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天牧飞行管服系统演示屏前,工作人员正现场操作系统规划飞行路线。“它能一站式解决低空管控难题!”莱斯信息低空事业部胡子越介绍,在该系统支撑下,可同步监控“10万+”飞行目标,通过“一窗受理、一表通览、一站审批”模式让低空运行效率提升75%;针对飞行申报难问题,系统嵌入低空大模型打造“填报小秘书”,实现一键填报,目前已在江苏、湖北等多省落地应用。“江苏低空经济集聚近200家企业,稳居全国第一梯队!”胡子越的语气里透着自豪。​

锚定未来产业赛道,江苏正以绿色低碳为突破口加速布局,目前节能环保、动力电池、光伏、风电装备四大产业规模均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形成从核心部件到整线集成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9119.7万千瓦,历史性超越煤8156.1万千瓦,为全国能源结构转型提供了样本。

绿色低碳展区内,盐城海上智慧能源岛沙盘,直观展现了江苏的“绿色雄心”。沙盘上,风能、太阳能转化为绿电直供产业园区,多余电力通过技术转化制氢、合成绿色甲醇,实现全链条零碳排放。“这个项目能实现园区零碳排放,类似的新型电力项目江苏已有10多个!”展区工作人员介绍,江苏正依托沿海新能源资源优势,加快打造零碳园区和零碳产品出口基地。

除了前端能源生产,江苏更在后端服务上发力。展区另一侧的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演示屏前,企业代表正体验“一键溯源”功能。“企业通过平台可快速获取符合国际标准的碳足迹报告与绿色认证,相当于拿到了产品出海的‘绿色通行证’。”展馆负责人提到,“绿色低碳不仅是未来发展的必答题,更是江苏正在抢占的新优势。”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