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曾一度淡出视野的大头贴,如今正以“人生四格”的新形式在年轻人中火热回潮。

“人生四格”为何成了年轻人争相打卡的新宠?对于这一问题,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认为,“这类消费不强调结果完美,而更重过程真实,是一种记录真实的自我表达方式。直接反映了青年消费从物质导向向情绪价值导向的转变。”

大头贴迎来“重生”

排着长队,拉上帘子,短短五分钟一组四连拍照片就能新鲜出炉:“80后”熟悉的“大头贴”又回来了。只不过,它现在被年轻人称为“人生四格”。

“这两年我已经拍了三十多次,还专门用一本相册收集这些大头贴。”刚刚大学毕业的李晴晴说,像她这样为四格照片“上头”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作为社交媒体上的热词,“人生四格”在小红书、微博、抖音等平台上的相关话题阅读量已超过3.9亿,讨论量达223.3万。

“小时候常能看到大头贴店,后来就慢慢少了。”27岁的张雅馨回忆,“没想到最近它换了个新模样又火回来了。”尽管形式更新,但拍照逻辑依然相似:自助拍摄、相框选择、四张连拍……只不过现在的照片内容更加多元,常配合chiikawa、loopy、三丽鸥家族、kpop等流行IP,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

与此同时,自助拍照机也加快了“占点”速度,悄然进入合肥多个商场,成为不少人“顺路打卡”的日常消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合肥已开设超过10家“人生四格”主题店,品牌如 Pokatoto、Lift Four Cuts、Photoism 等逐渐为人熟知。

“人情味”成为卖点

在这股迅速蔓延的线下打卡热潮中,拍照店的模式也逐渐分化。除了依赖流量IP与自助设备的标准化快拍店,另一类强调“人”的参与和情感连接的小店,正悄然生长。

“照不照”位于合肥淮河路步行街,由来自安庆的摄影师沼沼创办。今年6月中旬开业,至今刚满三个月。此前他在上海从事摄影工作,受到韩国Photowith类店铺的启发,决定回到安徽开一家“有人情味的小照相馆”。

与自动化的联名拍照机不同,店内保留了大量人为操作。沼沼负责四格照片的排版与打印,画师橙子则负责漫画肖像绘制。“在画之前我会和客人聊聊天,了解他们的喜好和故事,在画里加一些他们喜欢的元素。”橙子说,“我希望他们也能参与创作过程。”

店内主打两项服务:四格拍照和漫画画像,人均消费约60元。虽然不提供妆造,但提供了多样化的拍摄道具和服饰配件——从复古边框、搞怪墨镜,到毛绒熊耳发箍和表情头套,顾客可随意搭配使用。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