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近年以来,武陵源区依托城景乡客运一体化改革举措,实现了交通网络与自然景观的紧密融合,不仅构筑了畅通无阻的出行保障体系,而且在“道路蜿蜒于景致之中,车辆穿梭于绿意盎然之间,人们漫步于画卷之上”的浪漫意境中,描绘着文化旅游融合与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顶层设计如同布局一盘棋,坚实筑牢了民生出行的根基。村民们惊喜地发现,客车竟然能直接开到自家门口,只需“抬脚”即可上车!这样的改变让学生们的上下学变得极为便利,也让进城办事的村民们省去了不少烦恼。在索溪峪街道至协合乡李家岗村的客运班车上,村民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份出行便利的背后,是武陵源区对客运改革进行的精准顶层设计,其周密规划和科学布局,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出行福祉。

为破解城景分割、城乡出行不便等难题,武陵源区委、区政府将城景乡客运一体化改革作为民生工程重中之重,先后出台《城景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规划》《示范区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为改革锚定方向。针对改革中的难点堵点,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攻坚,借鉴湖南汨罗、桑植及湖北远安等地成功经验,创新构建“城乡客运+城景客运”融合网络,形成“城景线+乡村线+景区线”三位一体运营体系。

在运营网络布局上,创建期精准落地“3+10+5”线路,远期优化为“5+6+5”布局,确保服务全域覆盖。通过盘活各门票站达标停车场作为始发站场,节约重复建设资金;投入800万元专项资金治理安全隐患,完善护栏及标识标牌,为群众与游客筑牢出行安全防线。

城乡畅通“双循环”,幸福班车惠及民生。“以前孩子上下学,交通费用要‘政府补1200元+家长出1600元’,压力真不小。现在线路开通后,票价降了一半多,家里负担轻多了!”李家岗村村民算起了“民生账”。2025年4月28日,索溪峪至李家岗村的农村客运线路开通,配备空调的车辆纳入省级监管平台,每日8趟班次风雨无阻,让偏远乡村群众告别了“出行难”。

改革中,武陵源区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落实”原则,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张家界易程天下环保客运有限公司为经营主体,依法给予原经营企业合理补偿,实现“零投诉、零上访、零诉讼”的和谐过渡。全区4家农村客运公司整合为1家实行公车公营,集约化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对天子山街道黄河村等偏远地区而言,改革更带来“革命性”变化——群众日常出行、学生上下学难题彻底解决。6月4日开通的景区线汽车站至森林公园环景巴士,不仅班次更密集、车型更舒适,票价还下调30%,让游客“下车换乘即达景点”,彻底告别自驾折返取车的繁琐。“现在换乘环景巴士轻松游景区,省时又省心!”游客的点赞道出了改革带来的便利。

融合发展“三要素”,激活乡村振兴动能。交通的蝶变,正为武陵源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在协合村,曾经因交通不便“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公路畅通、招呼站设施完善,游客纷至沓来,民宿与观光产业蓬勃兴起。中湖乡的鱼泉贡米、协合乡的有机蔬菜通过便捷交通快速运往城区,实现产销高效对接,“交通带动产业,产业反哺交通”的良性循环逐步形成。

如今,随着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农产品得以迅速运往市场,销量显著提升,农民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为未来的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信心。种植户们的心声,生动地展现了客运改革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效。目前,武陵源区已对18条客运线路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新建和改善了41个农村客运招呼站,确保了所有建制村客运服务的全面覆盖。在这样的基础上,“交通+旅游+乡村振兴”的融合机制正不断深化,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2018年起,武陵源区便开启了农村公路建设的征程,实现了“村村通”的宏伟目标。随后,在2023年,该区因其在农村公路建设上的卓越成就,被评选为全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再展望至2025年,武陵源区将进一步推进城乡客运的无缝对接,实现了城景乡村客运的全面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武陵源区始终坚持以实干和创新为动力,将一条条公路巧妙地串联起田园的诗意与景区的壮美风光,让每一辆班车都承载着民众的期盼与区域发展的强大动能。展望未来,武陵源区将继续深化客运一体化的成果,让那些穿梭在风景中的幸福班车,驶向更加广阔的民生幸福与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