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种质资源创新团队牵头研制了首张茶树TEA5K液相芯片,并利用其完成了茶树品种鉴定、茶树遗传图谱构建、茶树关键农艺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以及茶树遗传进化分析等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纳米生物技术杂志》(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上。

茶叶是世界上种植规模最大、消费人群最广的饮料植物之一。随着茶树育种从常规技术走向智能设计育种,掌握种质资源的基因信息、使种质资源真正发挥种业创新的“芯片”作用,已成为世界各国茶树育种的主攻方向。

该研究利用靶向测序基因分型技术,对我国200多个主要茶树育成品种进行了基因型检测。再利用该芯片,构建了一张包含3274个SNP标记,总图距长2225.19厘摩的遗传图谱,定位了茶树氨基酸组分相关的多个数量性状位点。

科研人员还利用该芯片对519份茶树种质资源的群体结构和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代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低于地方资源;野生资源与现代栽培品种之间也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这为今后充分利用野生茶树改良现代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