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鱼腥草,学名为蕺菜,属于三白草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这种植物的干燥水上部分是我们所使用的鱼腥草。它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的各个省份。在夏季,当茎叶繁茂、花穗繁多的时候,人们会采集这种植物,经过清洗后,可以选择阴干保存或直接鲜用。关于鱼腥草的记载,最早见于《名医别录》。唐代著名医学家苏颂曾这样描述它:“鱼腥草生长在湿地、山谷的阴凉处,也能蔓延生长。它的叶子肥厚,形状类似荞麦,茎干呈紫红色。江左地区的人们喜欢生食鱼腥草,而在关中地区,人们则称之为‘菹菜’。由于鱼腥草的叶子带有特殊的腥味,因此民间俗称它为‘鱼腥草’。”

应用:

1.用于肺痈咳吐脓血及肺热咳嗽,痰黄而稠等。前者,常与桔梗、芦根、冬瓜仁等同用,以加强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作用;后者,常与黄芩、贝母、桑白皮等清肺化痰止咳药同用。本品为治肺痈之要药。

2.用于热毒疮疡,常与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同用。内服外用均可。

鱼腥草的药效介绍 清热解毒消肿疗疮

3.用于热林小便涩痛,常与木通、滑石、车前子等利尿通淋药同用。

现代多用治肺脓疡,肺炎,急、慢性气管炎,尿路感染等。

鱼腥草,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一味辛寒凉性的药材。它具有显著的清热解毒、排痛消肿、疗疮、利尿除湿以及健胃消食的功效。在治疗实热、热毒、湿邪、疾热等引起的病症,如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方面,鱼腥草单用或与其他药物配伍,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或是结合民间多种食疗方法,均能显现出确切的疗效。 在药理学研究中,鱼腥草的主要成分包括挥发油、癸酰乙醛、鱼腥草素等多种活性物质。这些成分对多种致病菌,如各种杆菌、球菌,以及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等,具有显著的抑制和抗菌作用。此外,鱼腥草还能有效提升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025-06-18 06:23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