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为庆祝契诃夫诞辰165周年纪念,莫斯科艺术剧院带着契诃夫的著名剧作《海鸥》,开启了其在中国的重要巡回演出行程。近期,该作品在北京保利剧院隆重上演,并在演出前夕举办了本次中国巡演的开幕典礼。

为促进中俄两国在文化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于8月份精心策划并成功推出了“俄罗斯经典文学话剧演出季”。在这个系列中,观众不仅能够欣赏到著名剧目《海鸥》,还有幸目睹由已故著名导演里马斯·图米纳斯倾力执导的瓦赫坦戈夫剧院的经典作品《叶普盖尼·奥涅金》以及《万尼亚舅舅》。这些剧目不仅展现了俄罗斯文学的独特魅力,也进一步丰富了我国观众的文化生活。

《海鸥》之于契诃夫,不止于四幕喜剧。1896年首演失败一度让他想要放弃戏剧事业,而1898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亲自执导,并以革命性的姿态大获成功,契诃夫自此真正展现出他的戏剧才能,一种全新美学和语调也就此诞生——艺术剧院的演出不再依赖演员的个体表演,而是通过导演及统一风格来征服观众。这部作品更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美学体系的艺术探索奠定了重要基础,开启了现代戏剧体系的新时代。自此契诃夫被称为“天才剧作家”,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大幕也以“海鸥”为荣,这一飞翔着的海鸥形象更成了剧院的院徽。虽然是不折不扣的看家戏,但这版《海鸥》呈现的状态还是让人不得不去思考,从斯坦尼出发的莫斯科艺术剧院究竟该走向各方。

之所以选择排演《海鸥》,莫斯科艺术剧院艺术总监兼院长、《海鸥》导演康斯坦丁·哈宾斯基说,“是想用今天的视角重新去感受这部作品,这种感受肯定跟百年前是不一样的。我们想呈现一个全新的阐释,也希望能够跟今天的观众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共鸣。”

哈宾斯基曾指出,《海鸥》这部经典之作,每一次的阅读都能带来全新的发现。这些发现不仅与读者的年龄和经历息息相关,甚至与个人所在国家的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因此,《海鸥》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作品。在这部剧中,女性角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主角角色,被视为推动整个戏剧发展的核心力量。此次中国之行,剧组特意加入了几个中国词汇,旨在增添更多与我国观众产生共鸣的幽默元素,以期望在交流中激发更多的欢笑与感动。

在此之前,制作团队与中国观众进行了直接交流。哈宾斯基回忆,观众们提出了许多既有趣又独特的疑问,其中一些连他自己都难以解答。尽管如此,这种交流方式仍让他感到非常满足,内容丰富。

2025-08-23 07:51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