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随着“智慧平台”引发的“夏日经济”模式变革在鹞落坪村展开,大别山深处另一座“自然空调城”——岳西县石关乡,也迎来了避暑旅游的旺季。

每逢暑期,客房预订络绎不绝,用“一房难求”来形容毫不为过。石关乡马畈村“清溪行馆”民宿的负责人李叶龙如是说道。

2017年,在温州打拼多年的李叶龙重返马畈村,倾注五载时光精心构筑了“清溪行馆”这一独具特色的民宿。该民宿自开业以来,凭借其独特的艺术设计和创新的经营理念,成功荣获全国甲级民宿称号,同时也为当地农家乐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马畈村一直保留着原生态的乡村风味,十多年前就已成为周边游客避暑目的地之一。而在“清溪行馆”落地前,村里只有两三家农家乐,“一房难求”之下,很多游客将抱怨的电话打到了乡政府。

一边是夏季蜂拥而来的游客,一边是村里捉襟见肘的接待能力,这种供需失衡的尴尬持续了数年。随着近年来石关乡大力发展规模种植高山茭白,村民致富后纷纷盖起楼房,当地的“夏日经济”终于挣脱束缚,迎来大展拳脚的机遇。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村民家虽然盖了两三层小楼,但平时都是老人们住,闲置房屋很多,这恰恰为发展民宿产业提供大量房源。”石关乡党委书记王业节说。

石关乡在马畈村先行试点,将村里闲置民房进行分类,对有房无资金无劳力者,由财政资金投入建设,开发出7套“一宅两院”民宿,在其示范引领下,再尝试更多开发模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村合作社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村集体以土地入股,通过银行融资进行项目建设,村集体靠土地分红,参与村民的收益则包括房租和分红。

“‘一宅两院’是指一户民宅两个‘院落’。”马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伟解释,一楼村民自家居住,二楼及以上改造为民宿,并增建如院落一般的观景平台,一户民宅,两个院落,村民和游客互不干扰。

刘金梅,一位来自马畈村中屋组的村民,近期在村里引起了不少关注。去年,她积极响应村里的“一宅两院”二期项目,毅然决然地将自家二、三层楼共计10间闲置空房投入其中。目前,这些房屋正在进行紧张的室内装修,预计下半年即可对外营业。谈及此事,刘金梅兴奋地表示:“我和村合作社签订了长达20年的合同,租金按照每年每平方米15元的标准计算。我家房屋总面积达700平方米,一年租金收入就有1万多元。” 除此之外,刘金梅还透露,分红将根据入住率来计算。如果入住率达到20%以上,她将按照营业收入的20%获得分红。而当入住率超过40%时,她将不再收取租金,而是仅享受分红。对此,刘金梅信心满满地说:“分红收入要远高于租金,到时候拿到的分红一定会更多。”

在王业节的展望中,一旦成功破解了“住”这一关键难题,石关乡的“夏日经济”将迎来一场全新的发展变革。目前,以“一宅两院”模式为核心的住宿设施已在马畈村、石关村和东冲村得到推广,预计全部建成后,将提供76间温馨的房间和122张舒适的床位。展望未来,乡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建设更多具有特色的精品民宿,旨在积极推动“旅游+生态”、“旅游+康养”以及“旅游+乡村”等多元融合发展模式。通过这些举措,石关乡将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凉资源”,将其转化为充满活力的“热产业”,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

2025-08-23 07:48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