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近期,众多博物馆致力于推动文化与旅游、商业和展览的融合发展,增强消费效益的转换。特别是对于以公共福利为宗旨的区级博物馆而言,深入挖掘和转化自身文化资源的关键途径,便是开发与销售文化创意产品。

闵行博物馆定期推出一系列功能新颖的文物复刻单品,这些产品由专业的策展团队与独具匠心的文创店携手设计,旨在与特展中的核心展品深度结合。例如,在“贞观展”期间,推出了鎏金银壶主题的冰箱贴,以及“万历那年”主题的十二龙九凤冠冰箱贴等,这些创意产品不仅将古代服饰的华美与古建筑的精巧巧妙地融入现代生活,也为观众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体验和日常生活的美学享受。

而这些文创不仅造型精美,在功能上也十分契合当下年轻人的喜好。比如,“楚风烈”展把历史上用于盛放食物的文物——春秋附盖三足羊形铜尊开发成“战国便当盒”盲盒,内含30多种“菜色”,顾客购买后还能用内附的材料包自己DIY“做菜”,趣味性和科普性巧妙融合,使其甫一上市就卖到断货。

今年,奉博升级打造的文创店也随着暑期特展的开幕与观众见面,不仅空间更大,馆方还提升了文创产品的自研能力和产品比例,以更契合当下消费者的喜好,开发出多类型的文创产品。

比如,奉博将展览中来自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三彩吸管杯1:1复原改造成吸管杯,并结合大热影视剧《长安的荔枝》,在文创店内提供用这个吸管杯作为盛放容器的大唐同款甜品“酥山”荔枝冰。

不断创新的博物馆文创频频出圈,不仅激活了文化市场的消费活力和潜力,还为区域文旅流量带来入口。

在咨询众多前往闵博参观的游客关于当天的行程安排时,他们给出的回答出奇地一致:七宝老街、闵行文化公园、海派艺术馆、宝龙城、领展广场等地都是热门打卡点。“大唐生活美学展”更是为奉博带来了显著的日均客流量——平日里约有2000人次,而到了周末,这一数字可攀升至6000至8000人次。此外,文创店在周末两天的销售额更是突破4万元大关。在特展期间,奉博还与区内70家商户建立了联动,游客只需出示展览的票根,就能在合作商家那里享受到餐饮折扣、购物满减以及特色体验等丰富福利。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琰指出,“博物馆热”现象实质上是文化与旅游、商业、展览等领域深度融合的积极成果。在以往,一些文博场馆因过于“高冷”、互动性不足,导致公众对其望而却步。然而,随着展示与引流手段的亲民化转型,越来越多的民众被吸引走进博物馆,这无疑标志着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正朝着更深层次的纵深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