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最近,我国首次以“气象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盛会——首届气象经济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启幕。

本次博览会以“气象融入新经济,携手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气象、新能源、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交通旅游、健康农业等20余个领域的百余家企业参展。此次盛会旨在搭建一个国家级、综合性的气象经济交流合作平台,以促进各行业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博览会将持续至7月20日,为广大企业及专业人士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共谋发展的良好机遇。

伴随着无人机和eVTOL在低空领域的频繁活动,确保飞行安全的问题愈发凸显,成为当务之急。气象因素,作为低空飞行安全的关键影响要素和空域资源开发的重要参考,在本届博览会上成为展示的核心焦点。

“我们设计研发的低空经济气象保障测风激光雷达系统,专为低空飞行安全、风能开发及智慧气象服务设计。”镭测创芯销售经理曾泉明介绍,此次参展的系统,可实时获取三维风场数据,包括水平/垂直风速、风向、风切变和湍流强度等。

“这个产品优势在于全天候运行能力,可抗雨雾干扰,同时能进行10km以上的超远探测距离,支持无人机航路规划、eVTOL起降安全保障及风电场微观选址。”曾泉明说,其中,搭载AI算法的智能预警模块,可快速识别危险风况,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城市无人机物流试验区。

保障低空安全,更要掌握全面的环境状态。另一家参展企业浅海科技就致力于提供气象、海洋、环保设备及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

“在低空方面,基于传统气象探测设备,我们推出专为低空飞行服务的气象保障产品,可以安装在公共起降平台、公共航线或业务起降点等,进行风、雨、温度、现场环境等指标的实时监测。”浅海科技市场部工作人员谢伟华介绍。

本次展会还同步设立高校科技交流专区,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关键环节。

“既是推介技术,更是寻求合作,推动创新成果转化落地。”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张恩泽表示,他所在的实验室已融合多源卫星数据,开发出系列人工智能模型,可实现台风风场高精度降尺度和精细化预报,“这些技术具备市场潜力,期待在大会中促成合作意向。”

“为了加速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专区还特别引入多家投融资机构,促进人才、技术与资本的高效融合。”大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开幕式圆满落幕之后,将紧锣密鼓地展开超过20场各类专题研讨活动。这些活动的议题涵盖了从人工影响天气、低空经济气象保障,到商业航天气象等多个热门领域。届时,众多来自行业的资深技术专家将汇聚一堂,就各自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此外,为了进一步丰富交流形式,活动还将穿插产品路演、企业实地走访和技术洽谈等配套活动,旨在为行业内的上下游企业搭建一个全面、高效、具有实际意义的交流平台。

安徽省科学家企业家协会秘书长俞芬在博览会结束后发表讲话,她强调,协会将全力以赴,积极推动博览会期间有意向的合作项目顺利落地。为此,协会将搭建一个线上对接平台,以促进产学研各方的持续对接与合作,并联合相关园区、孵化器等机构,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此外,协会还将与高校和企业携手,致力于培养本地人才,同时引进外地优秀团队,为他们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以此持续深化气象经济与产业发展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安徽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