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黄山新闻网 正文

儿童友好城市是一个致力于实现《儿童权利公约》所规定的儿童权利的城市体系。其核心在于确保儿童在各个方面的参与和发展。安徽省人大代表、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学副教授朱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安徽省儿童友好城市高质量建设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缺乏全民意识、缺少主体联动、缺失内涵建设和缺少文化标识上。因此,她建议全面推进安徽省儿童友好城市高质量建设,以确保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条件。儿童友好城市的目标是为儿童提供安全、健康、有益的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朱浩先生表示,目前社会各界对于“儿童友好”概念的知晓度相对较低,对“儿童友好”的内涵和意义更是缺乏理解与认同。政府在社会层面的宣传力度和广度也存在滞后,对于儿童友好倡议理念、培养儿童友好全面共识、推动全面高质量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宣传影响还不够充分。为了推动儿童友好理念的传播和推广,需要加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应该加大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支持和投入,在社会层面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传递儿童友好的理念和政策。

“目前安徽省缺乏儿童友好城市的总体战略,城市规划、决策、建设、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缺少儿童视角,各行其是。”朱浩认为,儿童友好城市,不等于儿童友好“空间”。空间与设施的供给,只是儿童友好的载体构建,是儿童友好初级阶段。儿童友好是一个涉及家庭、社区、学校、城市等多维度的系统工程,儿童的安全、养育、健康、游戏和参与等,才是真正的内涵构建。“纵观我省各类儿童友好项目和工作,概念林立,主题分散。整体上缺少一个可以涵盖和引领的核心理念,缺少有辨识性的文化特征。”

朱浩建议,大力做好宣传引导工作,争取全社会达成儿童友好的最广泛共识。

朱浩认为,全面实施儿童友好宣传行动,依托电视、报纸、网络、户外等多种媒体媒介,采用通讯报道、会议讨论、演说讲座、文化沙龙等多样化形式,借助学校、医院、文化场馆、公园、社区等全方位平台。“及时总结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经验做法,提炼工作亮点和特色,形成示范效应,加强城市之间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儿童友好城市影响力。”

朱浩建议,开展多样化活动,加大宣传影响。通过建设儿童友好社交媒体平台、创作儿童友好宣传片和歌曲、绘制主题卡通书籍、开展社区活动等,提升全社会对儿童权利的认知,形成全社会尊重、爱护儿童的良好氛围。“重视对重点人群的宣传,加强对政策制定者、城市设计者、媒体工作者、儿童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等专业人员的影响和培训,由其带动全社会儿童友好的自觉共识和责任意识。”

朱浩建议,积极促进多方协同共治,搭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最紧密主体阵营。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不可能由一方主体独立推进,需要秉持多方共建、多元参与的模式,尽可能地凝聚全社会合力。”朱浩表示,要强化儿童工作“一盘棋”的协同共建理念,形成市政府领导、镇街主导、部门协同、社会支持、人人参与的工作格局。

朱浩建议,积极探索“商社合作”“校社合作”等模式,通过政府购买专业社会组织服务,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将民间智慧、社会财富、企业平台、公益力量合理合法地合作共享,合力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另一方面,朱浩建议,加强乡土文化和核心价值的融入,用内涵建设擦亮本土化标签。

朱浩认为,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不应该只采取单一的形式。安徽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安徽模式。安徽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徽风皖韵的地方文化应该得到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主动地嫁接到儿童友好活动和项目中去,从而打造本土化的儿童友好城市创建模式。安徽省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例如历史悠久的古城、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传统优美的戏曲表演等等。

朱浩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儿童友好硬件升级、打造文化特色空间、兴建乡土文化主题的儿童场馆以及打造一村一俗的文化社区等措施,旨在为儿童提供更好的游戏和教育资源。此外,他认为,为了更好地弘扬当地文化,应该在校园内开发民俗文化课程,同时也在校园外依托民间资源创新开发文化研学基地。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当地的文化特色。朱浩还提出了儿童友好教育升级的建议,包括开发徽文化研学活动等措施。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