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黄山新闻网 正文

教育部最近公布了2023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增设了24种新专业。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各高校正在积极筹备首次招生的新设专业相关试点学校,致力于完善招生机制和制定教学计划,以尽快将新增专业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撑。新设专业的审批结果公布后,各高校也将同步公布具体的招生政策和计划,并安排专业教师、辅导员等工作人员前往各地进行宣传和招生咨询工作。相信这些新专业的增设将对各高校的学科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今年刚刚新增,成为24种新增专业之一。软物质材料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例如新能源和新型显示等领域中,产品的性能改进都离不开软物质科学的发展和新材料的支持。软物质科学是一门高度交叉的材料新方向,它的快速发展正是受到新型产业发展和新需求的影响。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软物质科学在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工程等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软物质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和应用价值,例如在传感器、纳米技术、生物医学和能源等领域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型产业的发展,软物质科学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软物质学院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软物质材料研究人才,为软物质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做出贡献。

根据赛迪顾问新材料产业研究中心的预测,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1万亿元。而纵观历年来新材料专业调整的“轨迹”,从2021年新增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专业,到2022年新增生物材料专业,再到今年新增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均折射出新材料产业旺盛的发展动能。

“作为2023年开始招生的新增专业,生物材料专业近年吸引了大批学生的关注和报名。去年本来计划招生36名,但在专业分流时超过70人报名。实际上,不管是医院还是相关企业,对于具有医学与工学复合专业背景的人才需求十分旺盛。”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材料系主任杜昶表示。

王林格认为,现代产业越来越复杂的工艺和越来越高的全方位性能需求,正不断推动多学科交叉的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学院也计划在课程中邀请企业的研发人员来授课,并安排更多的实践课程。“软物质科学与工程具有广阔的未来,力求为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王林格说。

新设专业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动能,也为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提供更强助力。

以建造业为例,目前我国建筑企业融合新兴技术产业完成产业智能化升级还处于初步阶段。

“我国建筑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仍然较低,核心工程软件国产化程度同样较低,特别是具备分析能力的高端工程软件,海外企业产品占绝大多数市场份额,难以满足相关产业智能化升级的需求。”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副院长王培军告诉记者,学校在全国率先设立工程软件本科专业,今年计划在全国招生80人,将从智能建造和软件开发两方面同时入手培养,为我国建筑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工程软件的国产化和自主知识产权提供人才支撑。

“除了课程之外,我们计划在培养方案中加入更多实践内容,包括和企业共同建立实践基地以提供实训、实习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了解软件开发流程和质量控制、培养学生工程软件研发实践能力等。”王培军说。

整体而言,今年新增设的24种新专业包括智能视觉工程、大功率半导体科学工程、咖啡科学与工程、生态修复等,均代表了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业内人士也表示,新增专业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撑,既需要深化产教融合,也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原司长雷朝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产教融合是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关键在于专业的设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一个专业的设置机制,使专业及时与产业发展相匹配。这个机制不仅需要教育部门的努力,还需要企业产业的作用,推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不断发展,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支撑。尤其是在新产业出现后,新专业的课程和师资都需要根据产业需求进行设置。为此,需要与产业企业深度合作,加强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这样,才能满足产业的需求,提高人才的素质,推动产业的升级和发展。雷朝滋认为,产教融合需要充分发挥企业和教育部门的作用,加强合作,推动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入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