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以广场舞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为载体,我们致力于传递“囡节”所蕴含的慈孝与和睦精神,让更多的人能够深切感受到和合家风的温暖与力量。这正是我们创作《回娘家》的初衷与动力!天台县文化馆馆长吴彬凌先生的一番肺腑之言,深刻揭示了当地文化创作的民生根基。近期,这部由天台县文广旅体局精心选送的原创广场舞作品,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荣获第七届台州广场舞暨第五届群众舞蹈大赛金奖,同时成功入围全省群众广场舞大赛的决赛环节。这一成果,无疑成为了天台县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近些年,天台将文艺精品项目置于文化建设的核心地位,将其视为构建现代化和谐城市的核心工具,持续精心打造高品质的文艺作品,从而进一步充实民众的文化生活,成功开辟了一条“精品传播、惠及民众”的文化发展新路径。

在文艺精品打造上,天台可谓“多点发力、硕果满枝”,不仅聚焦本土元素,发展文创与影视产业,更通过文艺精品提升工程,推出了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佳作——

合唱套曲《盛世和合》、广播剧《裴小平》、图书《向天台》《醉花阴》等作品彰显文化深度,原创舞蹈《妈妈的饺饼筒》《捏糕花》、歌曲《为你而来》等节目贴近群众生活,戏剧小品《乡村放牛班》更是斩获浙江省群众戏剧小品大赛金奖。

影视领域,同样成绩斐然,本土动画片《小济公》、动画大电影《济公之降龙降世》等影视作品接连亮相,其中《济公之降龙降世》斩获浙江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与央视动画合作、总投资2500万元的《小济公》,不仅入选中宣部“国家走出去翻译工程重点项目”,登陆CGTN西班牙语频道,更拿下第三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最佳动漫作品奖”等多项荣誉。

为了让本土文化“活起来”,天台深挖和合文化、济公文化、天台山文化等特色资源,推出原创歌曲《和合之美》、沉浸式文游演艺《和·荷寻源》、始丰湖大型夜游“和合天下·心归天台”等一批精品之作,以多元艺术形态为和合文化插上传播的翅膀,歌曲《追寻天台山》《神山秀水只为你》还连续两届入围全省旅游歌曲大赛。

今年,天台聚焦“和合文化”这一核心主题,谋划了一系列重磅文化项目。计划联合创演头部团队创排舞台剧,邀请知名歌手为天台“定制”专属歌曲,打造天台本土文化主题的微短剧……各乡镇(街道)的文艺轻骑兵小队也在同步推进情景剧《擎天柱石杜宁》《杨敬燮》等8个精品项目,齐心协力将天台山文化编入各色旋律,让“和合精神”绽放于舞台之上,让各年龄段的人都能在生动的画面中读懂“和合”的内涵。

文化活动方面,更是“上下联动、好戏连台”。省市合作层面,借省级文化特派员之力办“和合台州”天台采风美术作品巡展;与上海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院校合作,带来数十场音乐会、话剧等高水平演出;对接专业力量,力争将“天台山歌唱大赛”打造成年度文化品牌。县域层面,送戏、送讲座展览、送书下乡等“文艺赋美”工程持续升温;“天天大舞台”成了群众的“快乐驿站”;在赭溪老街嵌入非遗文创、文艺展演等内容,助力“非遗+”“演艺+”融入日常。

与此同时,各乡(镇、街道)积极整合乡土人才,组建文艺轻骑兵小队,部分还邀请县级文化名家担任双顾问,助力节目提质,为农村文艺搭起成长平台。天台还着力培育文化企业,现有27家规上文化企业。

数据有力地见证了文化惠民工程的深入推进。在过去的一年里,天台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精心组织了上千场文艺赋美演出,吸引了超过百万观众的热情参与;“文艺百师・花儿课堂”等艺术普及活动更是达到了百场以上,惠及了数以万计的群众。此外,送戏下乡活动共举办了407场,文化走亲活动16场,以及向农村地区送出6万余册图书,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三合镇灵溪村荣获了2024年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的称号,成为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村庄,这充分展示了天台县在文化惠民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致力于创新文化服务模式,将“文艺赋美”这一理念付诸实践,进一步深化其内涵。我们将精心打造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传播矩阵,成功举办各类歌唱大赛,广泛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同时,我们还将不断丰富“送文化下乡”等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使之始终保持活力和创新性。此外,我们还将持续探索和深化实景剧本杀、文博工坊等新兴业态的发展,努力打造出具有特色的“一馆一品牌”。对此,天台县文广旅体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态度,为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