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最近,上海市大约有182万名中小学生开始了新学期的第一天。记者探访了校园,一探究竟,沪上学生们是如何度过他们的开学第一课,以及新学期的第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在开学首日,杨浦区铁岭中学的学子们迎来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第一课。这堂课的教室,被精心安排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在这庄严的学府中,学生们以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原创诗朗诵和沙画表演《映山河》展示了他们对祖国的深厚爱国情感。校长葛琛静在课后表示,这堂“第一课”只是一个开始,学生们接下来还将深入体验军队政治工作发展史情境教学馆和《共产党宣言》情境教学馆,通过真实的历史实物和生动的场景,近距离感受历史的温度和深度。

“开学第一课”也是学校大思政课程的第一课。“我们邀请了思政、国防领域的专家导师加盟,为学生搭建从‘知史’到‘明史’、从‘爱国’到‘强国’的成长阶梯课堂。”葛琛静说。

开学首日,卢湾中学推出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主题的中国系列课程。课程层层递进,引领学生从探索“新质生产力是什么”的奥秘,到领悟“为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深远意义,最终落脚于“如何践行新质生产力”的行动指南,实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开学第一天,以经典作品《红旗颂》为主线,徐汇区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课。“铭记烽火岁月·奏响时代强音”徐汇区中小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开学第一课”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举行,引领学生在熟悉的旋律里回望烽火岁月,在激昂的乐章中感受民族精神。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交响乐团的学生与上海交响乐团的艺术家们联袂登台,奏响《红旗颂》60周年纪念版,以音乐再现壮美历程,传递信仰的力量。“七一勋章”获得者、著名作曲家吕其明通过视频寄语广大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

新学期,上海进一步推动学校实施“无书面作业日”,逐步建立“小学每周一天无作业日、初中每周一天无书面回家作业日”制度。

开学首日,普陀区沪太新村第一小学发布了《我有一朵“七色花”》无作业日方案,将每周一设为无作业日。学校无作业日方案设计了七个成长维度的实践活动。红色“博物馆奇妙夜”直播间,让学生通过云端探馆增长见识;橙色“家油站”,培养生活技能和家庭责任感;青色“新弄堂游戏”,于每周一18时30分至20时开放学校操场,配备游戏道具,让孩子们在安全的环境中锻炼身体;蓝色“家风书房”,通过亲子共读传承家庭文化;紫色“爱上中国美”,结合24节气开展非遗手工制作;绿色“健康小管家”,鼓励学生化身家庭营养师制定家庭一周菜谱;黄色“我的专属定制”,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沪太新村第一小学的校长俞芳指出,每逢周末过后周一,学生们常常还未完全从假日的轻松氛围中走出来,学习状态尚需进一步调整。“无作业日”这一举措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们实现这种过渡。

新学期的到来,每当是“无作业日”,虹口区广中路小学的学子们便无需携带书包回家,而是可以携带着“成长文创包”轻松返家。学校充分考虑了孩子们的反馈,并采纳了他们提出的“每周二、三、四轮流设立无作业日”的提议,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加自如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