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近期正式发布了本年度院士增选的候选名单。最新消息显示,在上海拥有人事关系的两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共计117位,其中中国科学院有66位,中国工程院有51位。这一比例达到了两院院士有效候选人总数的9%,在全国各省份和自治区中,上海排名第二,仅次位于北京的候选人数。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上海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就。

据最新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有效候选人总数达到了639位。在这其中,上海地区的有效候选人占据了全国第二的位置。具体来看,上海共有66位有效候选人,其中50位来自高等学府,另有16位来自科研机构。在性别比例上,男性候选人达到了57位,女性候选人则为9位。年龄分布方面,候选人的最小年龄为45岁,最大年龄为64岁,整体平均年龄为56.1岁。这一年龄结构展现了上海地区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实力方面的雄厚基础。

从中国科学院各学部分布来看,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的上海院士有效候选人最多,有27人,体现了上海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科研优势。除了地学部没有上海有效候选人,上海科学家在中国科学院其他学部实现了全覆盖,体现出各学科综合实力强的优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共660人,在沪有效候选人占比也排名全国第二。上海51位有效候选人中,35人来自高校,9人来自科研院所,7人来自企业;男性46人,女性5人;最小年龄51岁,最大年龄69岁,平均年龄60.5岁。

从中国工程院各学部分布来看,医药卫生学部的上海院士有效候选人最多,有12人。这与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分布情况一样,反映出上海在生物医药产业、医疗卫生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令人欣喜的是,上海科技专家在中国工程院所有学部实现了全覆盖。其中,农业学部的1人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节水抗旱稻专家罗利军。

2025年,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增选名额均严格控制在100人以内。然而,经过严格筛选,目前已有1299位候选人脱颖而出,成为有效候选人。这意味着,想要当选院士的“成功率”仅有15%左右。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有效候选人需经历材料公示、投诉信处理、外部同行专家评选以及院士选举等四个环节,即“三道关”的考验,方能有望获得我国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称号。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我国对院士选拔的严谨态度和高度要求。

据最新消息,现居上海的院士总数达到181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有10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有75位。这一人数在全国范围内位居第二,紧随北京之后。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