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近期,日本国立艺术研究中心公布了一项调研数据:在针对1800名介于15至25岁的日本青年进行的调查中,有高达51.7%的参与者表示“从不访问美术馆”。面对这一结果,国际社会有何看法?而他们各自国家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关于日本年轻人普遍较少参观美术馆的现象,许多外国人感到颇为惊讶,毕竟在日本艺术界的评价普遍较高。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专家们有着不同的见解。有人分析指出,日本文化中丰富的娱乐项目和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可能是导致年轻人与艺术逐渐疏远的原因之一。一位来自加拿大的受访者这样表达了他的看法:“或许是因为大家过于沉迷于手机和电视,从而错过了那些真正重要且充满趣味的艺术作品。” 另一方面,来自美国的受访者则将原因归结于社交媒体的强大影响力,“现在即使不去美术馆,也能通过手机轻松获取和了解各种艺术信息”。 而来自俄罗斯的受访者则持有更广泛的视角:“这种情况并非日本独有,全球范围内都是如此。随着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大,许多人更倾向于在家中追求娱乐享受,而非参与文化教育活动。”

也有人认为,原因可能是日本学校艺术教育不足。有来自德国的受访者说:“在德国,艺术课是很重要的科目,我们从小到大上了大约10年的美术课。没有这种体验,就很难对艺术产生兴趣。”

关于去美术馆、学习艺术的必要性,有来自美国的受访者认为:“很有必要,因为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艺术是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了解自己的文化,就无法在未来取得真正的成功。”

那么,这些受访者本国的情况又是什么样?来自俄罗斯的受访者提到,俄罗斯政府实施了以诗人普希金命名的“普希金卡”计划,人们可凭此卡进入美术馆等文化设施。针对14—22岁的年轻人,参观部分美术馆和文化设施的费用由政府补贴。

日本的调查显示,有24.7%的日本年轻人一年至少去一次美术馆。而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西班牙16岁至29岁的年轻人中,这一比例是45.5%。来自西班牙的受访者表示:“现在去美术馆的人比以前更多了。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和老师一起去美术馆,学生一年会去5至6次不同的美术馆。西班牙政府会为年轻人提供优惠票,有些美术馆还会在每月第一个周末免费开放。”

关于德国,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高达49.1%的年轻人在一年中至少会访问一次美术馆。德国的受访者们纷纷表示,德国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就是众多美术馆的免费开放政策。在这里,人们能够深刻体会到“每幅画作都蕴含着独特意义”的理念。一旦学会解读“一幅画所真正传达的深层含义”,就有机会将这些领悟融入到个人的生活体验和艺术创作之中。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