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去年8月31日,一场以“创新缤纷世界,未来赋能产业”为主题的重要盛会——2024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交流大会,在南京隆重举行。这一盛会标志着江苏省产业集群迈向“未来式”发展图景的关键篇章正式开启。转眼间,一年后的8月30日,2025江苏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交流大会再次拉开帷幕,地点依旧,主题不变。然而,当我们抬头望去,眼前呈现的却是全新的景象:创新的浪潮如同澎湃的江河,破土而出的种子已汇聚成茂密的森林,一场真实世界中的“未来风暴”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在我们面前。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省在培育未来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全省未来产业核心企业数量已突破3000家,总营收规模更是高达7500亿元,综合实力在全国范围内位居前列,稳居第一方阵。在此背景下,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省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沈剑荣同志,以“关注、耐心、陪伴”三个关键词为指引,开启了本次大会的序幕。在讲话中,沈剑荣同志深入探讨了关于未来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未来的关切与期待,以及对未来产业发展的深刻思考与回应。

早在2023年,江苏便提出构建“10+X”未来产业体系,既关注“10”的方向,更关注“X”,让未来产业成为兼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经济筋骨”。如今,带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的发展成果回望起点,是时刻关注前沿发展并于无人之境拓路的勇气。

在会场外的未来产业企业展品区,这样的勇气有了具形。真迈生物研发的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让生命科学领域“光刻机”有了国产替代;东方空间自主研制的“引力一号”运载火箭,创下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中国运力最大民商运载火箭等多项纪录;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研发的100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标志我国进入自主可控百比特量级超导量子计算机研制新阶段……一个个“首创”与“之最”沿展区排开,穿行其中,以原始创新突破未知领域的路径变得愈发明晰。

“我们已获得500多项全球专利,与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伙伴达成深度合作。”真迈生物东区技术支持工程师张磊表示,真迈生物自成立以来便关注基因测序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现已在生育健康、肿瘤防控、传感染、法庭科学、分子育种等领域全力赋能测序应用。

影响世界的力量,在各个领域酝酿。“生物制造的核心意义,在于它正在切入一批国家发展中的关键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制药工程专家、南京工业大学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应汉杰在主题演讲中提出生物制造在粮食安全、健康中国建设、传统工业体系升级等领域承担的重要作用,表示生物技术系统性突破将为物质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多方协同以实现从0到1、再从1到无穷的故事,正在这片土地上上演。

放眼全省,苏州实验室建设快速推进,紫金山实验室、太湖实验室成果涌现,云龙湖实验室、钟山实验室加速突破,原子极限微制造蓄势待发,4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接连发布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成果,60家成员加入全国首创“省实验室联盟”,跨学科、大协作和政产学研融通的创新合作机制已破界而生。

在热烈的气氛中,大会现场隆重举行了江苏省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名单的正式发布仪式。此次发布的名单中,共有18家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它们均以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作为建设主体,专注于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细胞和基因技术等前沿关键领域。这些研究院的成立,将为江苏省加速构建“10+X”未来产业体系注入强大动力,创造更多成长机会,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清华大学盐城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零碳负碳技术的创新研究。该中心主导实施的全球首套燃煤锅炉全烟气碳捕集与利用项目,为众多化工企业开辟了绿色发展的新途径。项目成功实施,不仅彰显了我国在环保领域的科技实力,也为全球碳减排贡献了重要力量。 展望未来,随着“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成立,中心将充分发挥专业研判能力,为我国未来产业发展提供精准的指导。吕莹主任表示:“我们将围绕CO_2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产业链协同等核心环节,提供一系列系统性解决方案,助力我国绿色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