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最近,在江淮地区展开了一场穿越时空的交流盛会。自8月8日起,安徽省博物馆举办的“百大镇馆之宝”网络票选活动吸引了众多目光,仅仅数日,投票页面的访问量便超过了百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

本次活动在安徽省文物局的精心指导下,由安徽省博物馆协会倾力主办,安徽日报客户端与蚌埠市博物馆共同协办。主办方在全省范围内,从众多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包括博物馆等,精心挑选出超过百万件/套的珍贵藏品。在这些宝物中,我们严格筛选,最终确定了150件/套作为候选藏品。我们诚挚地邀请广大网友积极参与投票,并通过专家的严谨评议,我们将从中选出100件/套最具代表性的宝物,它们将成为安徽省博物馆的“百大镇馆之宝”。 其中,蚌埠双墩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以其远古先民神秘的微笑,仿佛穿越时空,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清代休宁人黄思永殿试对策卷上的墨痕,记录着寒窗苦读的岁月,蕴含着勤奋与智慧。而楚大鼎那厚重的腹身,仿佛还能感受到楚地曾经的烟火气息,让人不禁遐想连篇。这些宝物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值得我们共同珍视与传承。

活动发布后,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烈讨论。好奇的网友们纷纷化身文物“解语人”,提出疑问或是有趣的见解:

“这五柱青铜器,莫非是路由器的老祖宗?”

“状元卷为何在休宁?快揭晓谜底!”

“楚大鼎煮过淮南牛肉汤吗?”

更有网友利用AI技术,让双墩陶人旋舞如飞天,给铸客大鼎绘上呆萌笑颜,教宋代乐俑弹奏电子音律,“动起来”的文物展现出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在线上,“国宝出战”的豪迈宣言撞上“你一票我一票,无为这件宝物要‘出道’”的俏皮乡音,马鞍山一位网友更是热切呼唤:“朱然的三国顶级配置饭盒,等你来投票!一顿操作猛如虎,点击参与投票,上榜了给你们做个饭盒带回家!”网友们化身家乡文物的“代言人”,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为扩大活动影响力,主办方以安徽日报为主要宣传媒体,联合“安徽文旅”“文博圈”等众多微信公 众号,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网络。各地政府发布平台、文旅部门、博物馆及自媒体账号近百个宣传平台积极参与,共同为活动造势。

在线下,精彩纷呈的推广活动正持续展开。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门前的宣传海报架吸引着行人目光;亳州市博物馆的60个公益群让评选信息快速传播;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内,志愿者现场讲解,专题展板、社教活动中的馆章拼图等让游客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宿州博物馆的“奇妙夜”活动中,参观者沉浸式探寻馆藏文物故事……

这场波及江淮地区的文化热潮,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评选活动。它吸引了百万次的点击浏览,每一次都是对历史的一次深情礼赞。

九月,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的评选活动终于尘埃落定。然而,相较于最终的结果,更为宝贵的是我们共同体验到的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这场指尖上的投票活动中,我们不仅用行动为千年的文明之光投票,更是让这份穿越时空的智慧之光,永恒地照耀在这片充满情感的土地上。在此,我们衷心邀请广大网友积极参与,为心中认为的“镇馆之宝”投下宝贵的一票。每一次您的点击,都是对安徽文明火种的传承与延续,是对这片土地上悠久历史的致敬与珍视。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