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在经济总量级差格局基本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长三角城市间的竞争态势始终激烈。在刚刚过去的上半年,苏北地区的盐城市GDP首次在五年内超越了苏中的扬州,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东方港城”宁波对全国城市排名第十的南京的追赶步伐并未放缓,而南京也以比去年同期增速加快近1个百分点的成绩,展现了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和竞争实力。

长三角地区,总面积达35.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经济高度发达且均质化的连续空间。在这个区域内,共有41个直辖市和设区市,其中就有9个城市的经济体量超过了万亿大关。在这9个城市中,上海的经济体量更是高达超过5万亿,而苏州和杭州的经济体量也分别超过了2万亿。紧随其后,经济规模在8000亿元以上的城市包括南北两端的温州和徐州,以及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绍兴。此外,处于5000亿元至8000亿元区间的城市有9个,3000亿元至5000亿元的则有6个,而1000亿元至3000亿元区间的城市更是多达14个,展现了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多元化和均衡发展态势。

在7000亿量级城市中,近年扬州的年度总量领先盐城,优势在二三十亿元。今年上半年,盐城GDP增速5.9%,实现生产总值3791.5亿元,扬州为5.7%、3782.2亿元,盐城反超9亿多元,5年来第一次在半年的节点占优。

盐城土地总面积1.77万平方公里,在长三角41市中最大,今年是该市的“重大项目攻坚年”,入选的省级重大项目有34个、实施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列江苏省第一位,其中的产业项目集中于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编排年度投资超亿元的市重大项目达600多个。上半年,列省重大项目、市级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91.5亿元,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增速在省内分别居第三、第二位。此外,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7.7亿元,7.1%的增幅列全省第一。

由于产业结构不同,各地经济一年中的时序表现不一。“十四五”最后一年,盐城能否将对扬州的“途中跑”优势保持到全年,是长三角城市竞争的一个看点。

2016年和2018年,南京、宁波先后成为中国大陆第11个和第15个万亿城市。到去年,宁波已一路赶超在它之前进入“万亿俱乐部”的长沙、无锡、青岛、天津,堪堪冲到作为全国十强城市“守门员”的南京帐下。

据历年统计数据,2018年南京地区生产总值12820.4亿元,宁波10746亿元,是前者的83.8%,全年相差2074亿元。从2021年起,宁波的经济增速连续四年高于南京,今年上半年南京的GDP为9179.2亿,宁波8861亿,是前者的96.5%,相差318亿。

两相比较,宁波的底气来自先进制造业和宁波舟山港的航运资源。该市正培育形成数字产业、绿色石化、高端装备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新型功能材料等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在工信部智库赛迪顾问的《2024年先进制造业城市研究》中居深圳、苏州、广州之后,列“百强市”第四位。南京的优长在全国第三强的科教资源以及服务业,其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半年为例,南京完成服务业增加值6221亿,领先宁波1320亿,但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852亿,落后宁波900多亿,总量优势被“吃掉”大半。

据交汇点客户端最新报道,南京市主要领导在今年1月的公开活动中明确指出,面对“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形势,南京实现争先进位的根本途径在于创新驱动。领导强调,要进一步深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将科教人才的比较优势真正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自今年起,南京市的经济发展势头明显好转,一季度GDP增速达到5.3%,较去年同期增长0.8个百分点;进入上半年,增速与一季度持平,且比去年同期高出0.9个百分点,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宁波在上半年实现了5.1%的经济增长,然而,接下来可能对增长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可能源自外部环境的变化。宁波的经济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高达78.3%,这一比例不仅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32.5%),也超过了浙江省的平均水平(58.4%)。若外部环境出现波动,宁波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将面临严峻挑战。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