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近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浙农码”赋能“土特产”全覆盖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旨在全面落实《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的要求,助力缩小“三大差距”,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三农”标志性成果。

《计划》明确,浙江今年将建成300个数字农业工厂,实现三大类15种重点品种农产品的重点主体“浙农码”承诺证开具全覆盖。针对龙井茶、地方猪、中华鳖、杨梅等20种“土特产”,建立“浙农码”品牌数字化管理机制,“浙农码”赋码用码总量超10亿次。

到2027年,通过“浙农码”赋能,“土特产”品牌市场认可度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优质优价机制初步形成,实现“土特产”主体、产品和品牌全覆盖。省内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产品生产者都将被纳入“浙农码”体系,赋码用码总量超16亿次。全省将建成1000个以上数字农业工厂和100家全产业链“亮码”主体。重点主体生产经营的三大类20种重点品种农产品将实现全链条数字化追溯,所有省名优“土特产”百品榜产品都将被赋码。此外,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标识将与“浙农码”深度融合,建成150条单条产值超十亿元、20条单条产值超百亿元的乡村“土特产”全产业链。

为此,《计划》提出了五大主要任务:优化提升生产主体赋码用码,推进主体赋码应赋尽赋,推动主体数据“码”上汇集,培育壮大“亮码”龙头。全面推进农产品规范赋码上市,统一“浙农码”承诺证开具,全面优化农产品赋码服务。创新建设“土特产”品牌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土特产”集成管理模块,绘制全省“土特产”产业地图,开发数字名片,数字赋能品牌管理机制,挖掘“浙农码”数据价值。提能升级“浙农码”数字平台,完善赋码数据库和数据归集管理,加强对数据的科学分析,提高风险预警防范水平。多元营造赋码用码环境,完善信用评价,强化宣传推介,加大政策扶持。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