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骼机器人,作为一种先进的可穿戴设备,不仅能够显著增强人体的力量、耐力和运动能力,还能为使用者带来全新的体验。这种设备通过与人体紧密贴合,利用外部动力系统和智能控制技术,为穿戴者提供额外的支撑与助力。在今年的“五一”假期,外骨骼机器人在我国安徽黄山、山东泰山、陕西华山等著名景区大放异彩。众多登山者试戴后,无不感到步履轻盈,攀登速度大幅提升,轻松登顶。因此,外骨骼机器人被誉为“懒人爬山神器”,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和追捧。
除了广泛应用于户外运动之外,外骨骼机器人的技术已经深入到了工业生产、军事应用、应急救援以及养老服务等多个领域。在工业领域,员工通过穿戴上肢外骨骼机器人,能够显著提高装配工作的效率,使得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和便捷。在军事领域,外骨骼机器人能够有效增强士兵的负重能力,同时提升其长时间作战的耐力和持久力。在应急救援领域,消防员配备外骨骼机器人后,能够携带重型的救援装备,轻松攀爬高楼,为救援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而在养老护理领域,外骨骼机器人已经开始在一些社区进行试点应用,帮助失能老人恢复行走能力,实现更加独立自主的生活。这些应用场景的拓展,不仅展示了外骨骼机器人的强大功能,也为社会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外骨骼机器人何时进入普通家庭?在最近的一次名叫“2025数字消费新场景专题展示”的活动上,记者体验了一番即将走入普通家庭的一系列外骨骼机器人,如用于高处取物的上肢外骨骼机器人、用于搬运物品的腰部外骨骼机器人和用于轻松行走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据带来这几款展品的上海傲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华介绍,与工业场景相比,家用外骨骼机器人产品更加小型化、轻量化、低成本。另外,家用外骨骼机器人搭载AI大模型,能实时“学习”用户习惯,从而最适配用户的姿态。而价格嘛,一台4000-8000元就能带回家,而重量更是降至仅两三公斤,与5斤装一包的小包装大米差不多。
以用于以腰部外骨骼机器人为例,穿戴完成后,记者随即开展负重搬运测试。面对整箱24瓶装的矿泉水,在无辅助状态下,传统搬运动作需俯身弯腰、依靠腰部发力,不仅耗费体力,还存在腰部劳损风险。而在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辅助下,其搭载的精密动力传输系统与智能感知装置瞬间启动,实时捕捉人体动作意图。当记者尝试搬运时,设备同步释放助力,原本沉重的矿泉水箱仿佛“减轻”了重量,感觉腰部受力也明显减少……
在最新发布的2024年度上海市户籍老年人口、老龄事业及养老服务工作的综合统计信息中,我们了解到,截至2024年年底,上海市户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577.62万人,这一数字占据了上海总人口的37.6%。与2023年相比,老年人口数量增长了9.57万人,占比也从37.4%上升至37.6%。这一变化意味着,在每三位上海户籍居民中,就有一位年满60岁的老年人。这一数据反映了上海市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也提示了社会在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方面需要更加关注和投入。
在本次展示活动中,记者不仅见证了AI+银发经济系列产品的多样风采,还领略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智能产品。这些产品包括智能灯具、智能家庭面板、智能晾衣架、智能窗帘、智能马桶、智能插座、智能门锁以及AI相框等,共同构成了一个AI+全屋智能家居系统。此外,还有AI+宠物喂养消费场景,涵盖了智能猫粮狗粮投喂食机、智能猫砂盆、宠物智能项圈、宠物智能称、宠物智能烘干机以及宠物智能陪伴机器人等。更有AI+健康监测消费场景,囊括了智能牙刷、智能戒指、智能手表、智能血压计以及AI中医四诊仪等创新产品。对此,上海市商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星宝表示,只要社会各方能够齐心协力,聚焦银发经济,推动数商扩消,这些创新产品将逐步从梦想变为现实,激发出这片万亿元级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 “2025西班牙艺术季”开幕 首度开启四馆五展的多馆联2025-06-03
- “五一”假期期间,外骨骼机器人在安徽黄山、山东泰山2025-06-03
- 芝麻变黄豆!蜱虫叮咬暗藏40余种病原体风险2025-06-01
- 从液氧甲烷到软着陆:三大关键技术如何改写航天史2025-06-01
- 7.35万亿营收背后的消费密码:轻工业稳增长动力解析2025-06-01
- 2.8亿银发族的荧屏缺位:老年题材如何突破创作窠臼2025-06-01
- 从《诗经》到《黄帝内经》:解密中国古人防晒智慧2025-06-01
-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
- 厦门口岸今年查验出入境旅客量已突破200万
- 第15个中国旅游日 北京发布“乐游北京”惠
- 交通运输部发布2024年“十大最美农村路”全
- 中国国家博物馆两款凤冠冰箱贴累计售出逾百
- 中国导演毕赣凭借科幻长片《狂野时代》获得
- 安徽省各地纷纷组织开展特色鲜明、丰富多彩
- 安徽省持续挖潜扩容就业空间,全年将挖潜扩
- 《碟中谍8:最终清算》发布系列“回溯高光
- 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在上海揭晓 5
- 上海市今年将推动“美+净+智能”生活垃圾投
- 垃圾分类这件“小事”将有一系列新变化,推
- 松江区石湖荡镇李塔商都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
- 电影《阿克达拉》将于6月21日起在全国人民
- 指挥家朱其元偕苏州交响乐团于上海音乐厅献
- 现实主义题材崛起:《水饺皇后》领跑五一档
- 截止五月中 我国2025年电影总票房为266.49
- 第十四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将于7月4日至8月17
- 2025全国南戏展演暨第三届海丝泉州戏剧周在
- 龙舟竞渡是我国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的端
- 从舞台功架到镜头微表情:戏曲电影表演的跨
- 从舞台假定到银幕奇观:戏曲电影如何用"视
- "影戏共生"新时代:数字技术如何让传统戏
- 电视剧《我的后半生》讲述退休教授沈卓然的
- S249线口门子至南山口路段解除冬季封闭 恢
- 300多名微创业导师走进60多所高校举办微创
- 大学生微创业年度项目路演 展现青年创客的
- 西博会上的"养老革命":毫米波雷达家具+
- 国家医保局已累计采集药品追溯信息392.36亿
- 山西省最大规模的300兆瓦风光电项目 顺利并
- 安徽省歌舞剧院音舞诗画剧《诗画安徽》在安
- 投入联合收割机7.1万台 安徽省小麦已收获36
- "菜篮子"价格周报:安徽蔬菜均价月降13%
- 安徽持续加大对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建设 移民
- “问启未来——上海科技节开幕展”在张江科
- 2025年上海科技节 32位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中
- 徐汇区建成的第100座公园:茶陵绿地完成提
- 上海普陀区市民服务中心全新打造“婚育一体
- 社区合伙人"赋能健康生活圈:浦东金杨探索
- 生态美带动民风淳:麻溪村探索"颜值+产值+
- 从冷浸田到"氧城泸溪":统战力量赋能传统
- 五百年苗寨的乡村振兴密码:当祖训家谱遇上
- 392亿条药品追溯数据筑牢用药安全网 日均50
- 甘肃开展数百点次人工增雨 旱区抢墒播种保
- 131亿立方米背后的抗旱战:江苏多措并举保
- 短视频冲击下的电影突围战:用沉浸体验重塑
- 35万台农机备战"三夏"!山西瞄准99%机械
- "晋字号"闪耀中东欧博览会 山西25家企业
- 零碳建筑集群崛起:徐汇滨江打造上海绿色低
- 从谷子经济到城市漫游:一个商圈如何打造完
- 打破"次元壁"的商业奇迹:上海五角场如何
-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