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在数字时代,人们对于视觉冲击力强、节奏快速的叙事方式以及沉浸式的观演体验的需求日益增长。目前,众多戏曲电影作品在坚守传统戏曲美学的基础上,巧妙地构建出符合现代审美趋势的银幕视觉语言。这一现象启示我们,若戏曲电影想要吸引年轻观众的注意,就必须将“视效赋能”作为重要的创作方向。具体而言,这一路径主要聚焦于“心理空间影像化”与“场景奇观再造”两个方面。通过这两大策略,戏曲电影不仅能够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还能与时俱进,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传统戏曲舞台往往通过功法、唱词与念白表达角色的内心情境,并辅以锣鼓点、灯光的烘托,为观众留下想象空间,而电影艺术则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拓展这种内心情境的视觉边界,将抽象心理空间转化为可视的具体呈现。比如,戏曲电影《廉吏于成龙》在表现主人公面对八千冤案的焦灼心境时,创造性地搭建了三块白色幕布来寓意监牢,并通过投影将囚徒挣扎的剪影呈现在幕布之上,充满压迫感。在景别转换上,用特写镜头呈现于成龙紧锁的眉头、颤抖的手,用全景画面展现幕布如监牢般的整体构图。配合着低沉的弦乐与囚徒哀号的呻吟,人物心焦如焚的心理空间便被转化为可视可听的银幕具象画面,给观众在视觉和心灵上带来强烈的冲击力。正如“京剧电影工程”导演萧峰所言:“借助电影语言则可以将演员的心理活动多维度、形象化地拓展,形成强烈的视觉和心灵上的冲击力。”

戏曲舞台的“假定性”特征,为戏曲表演营造出了一种“移步换景”的灵动诗意。然而,从年轻观众对突破传统电影的反响来看,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将这种古老的美学传统转化为视觉上的享受,使得戏曲在银幕上呈现出更加吸引人的效果。以戏曲电影《白蛇传·情》为例,其中“水斗”一场戏在b站上引起了年轻观众的广泛热议。在这场戏的原舞台版中,武行演员扮演的水族力量与僧侣们在舞台上对峙,场面调度十分丰富。而在电影版中,导演则摒弃了水族群像的描绘,转而运用数字特效,创造出巨浪翻滚的银幕画面,并将叙事焦点集中在白素贞与法海的对抗上。影片还巧妙地将程式化的功法与特效技术相结合,当演员挥舞水袖时,CG(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生成的水浪与之相映成趣,使得戏曲中的“水袖功”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转化为极具冲击力的视觉符号。这并非是对传统戏曲功法的否定,而是在技术助力下,实现戏曲艺术影像化后的表现力提升,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2025-06-02 10:33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