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本年三月,位于临港的某科技企业海外分支成功从浦发银行上海分行获得了价值1.48亿元的FTN跨境并购贷款,借此顺利完成了对海外传感器业务的收购交易。

这标志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临港新片区开展非居民并购贷款限制放宽试点工作以来,成功落地的全国首笔非居民并购贷款业务。此次试点是跨境金融便利化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通过提供更为灵活的跨境融资途径,有力地促进了国内企业以更高水平的姿态“走出去”,并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持。

诞生伊始,临港新片区就明确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过去一年间,新片区在金融服务与离岸贸易等领域迎来多个重大的制度创新突破,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的能级和水平。

今年2月,国家明确将在上海自贸区与临港新片区率先试点的免征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延续至2027年,并将试点范围在全国多个自贸区/港进行扩围。

6月份的陆家嘴论坛上,央行宣布在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改革综合试点。这项改革的核心是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实现一线离岸贸易业务的全面放开,将原本需要几天的审单结算缩短至秒级,从根本上破解离岸贸易结算效率难题。

两重制度利好叠加,让临港新片区的离岸贸易产业发展迎来“爆发式”攀升。眼下,新片区已集聚了超百家开展离岸贸易的企业,今年上半年,当地离岸贸易规模突破150.4亿美元,增长23.6%,占全市比重48.2%。

面对新兴领域,临港新片区也及时审慎地开展制度创新的有效探索,以期撬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发展动能迅速落地。

比如,在国内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的再保险行业。自建立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以来,临港新片区持续打造再保险数据集中和信息服务平台,推出凭证、数据和交易流程的标准化和数字化方案,减少保险机构间信息不对称和数据“尾差”,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推动行业有序发展。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临港计划构建一套符合我国特色再保险登记及交易的标准体系,旨在增强我国在全球再保险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并推动国内外资源的合理优化与共享互惠。

这无疑标志着构建国际再保险专区的一个初步尝试,然而,这一步已经足够让国内外的金融机构体会到临港新片区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推动制度性开放的坚定意志。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