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黄山新闻网 正文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早已被证明是至理名言。在中国古代,中华民族一直推崇“知行合一”的理念,即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孔子带领他的弟子们周游列国,开启了中国古人游学之风。他们身体力行地践行了“知行合一”的理念,通过旅行和探索,深刻地感受到了世界万物的本质和规律。到了20世纪30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积极倡导“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并组织“新安旅行团”进行长途研学旅行。他的行为成为了当时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创举,为我国近代研学旅行的发展奠定了先河。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历史案例中体会到“知行合一”的力量。通过亲身经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培养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气。

黄山市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是研学旅游的理想目的地。近年来,黄山市把发展研学旅游作为深化全域旅游、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统筹规划、集中布局,不断擦亮体现黄山特色的高质量研学旅行品牌。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研学基地4个、省级研学基地22个、市级研学基地26个,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8个和市级研学旅游示范点20个。这些研学基地和示范点为学生提供了广泛而多样化的研学旅游体验,包括文化、自然、科技、劳动、人文等各个领域,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了解黄山、了解中国、了解世界。在市级研学基地中,黄山市注重发挥黄山自然风光和悠久历史文化的优势,推出了以“黄山市特色研学旅行线路”为主题的研学产品,涵盖了徽州古城、黄山风景区、齐云山、黄山市博物馆等知名景点,让学生在感受黄山美景的同时,深入了解黄山市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从“中国十大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到“研学旅行热门城市”,再到“中国研学旅行目的地·标杆城市”,黄山市研学旅游风生水起,2023年全市共接待研学学生506万人次。

3月15日,全国新华研学联盟大会暨黄山市全域研学旅游启动仪式举行,这是全国新华研学联盟与黄山市春天里的相约,将通过全国20多个省市区书店集团的力量,打通黄山与全国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的沟通桥梁,把最直观的黄山全域研学呈现在全国师生面前。

活动现场,安徽新华集团皖新研学教育公司总经理陈颖以“写给黄山的研学诗”为主题,发布黄山全域研学产品,整合黄山全域旅游资源,将农业、工业、乡村建设有机结合,推出了“传承文化之美 绽放徽州风貌”“研皖风徽韵 学非遗文化”2日研学线路,“阅徽州青山黛瓦 探新安古韵今风”3日研学线路,“行阅礼仪徽州 研读世遗文化”5日研学线路,希望把安徽的黄山、中国的黄山推广到更远的地方,让孩子们真正了解徽州、爱上徽州。

市文旅局负责人与23家全国新华研学联盟单位代表签订了合作意向书,未来,将会有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走进黄山、拥抱徽州。

研学旅游是文旅教育跨界融合的新业态,黄山市如何把握发展机遇,抢占新赛道?

“我们积极深化文旅融合,培育了100余家研学市场主体,成立了研学协会,结合市场需求策划开发了十条集知识性、教育性、娱乐性、参与性、体验性于一体的研学线路,吸引了东北‘小老虎’、敦煌‘小萌驼’、上海‘大白兔’、北京‘小糖葫芦’等团队来黄,‘儿童友好’成为黄山文旅又一张靓丽的名片。”市文旅局负责人吴小胜表示,下一步,我市将围绕“旅游+科普”“旅游+教育”,培育体验研学新业态,依托黄山非遗创意、徽雕艺术、名人理念、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新四军精神、小罐茶产业等,继续健全研学旅游制度体系、课程体系,让大家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行有所成。

世界是孩子们的书本,而研学则是他们行走的课堂。当书本知识与现实体验相结合时,学习就会变得更加生动而有趣。当青山绿水、自然生命与心灵向往相碰撞时,人们往往会被这种独特的美妙体验所激发,更加坚定地向前探索。真正的“诗与远方”并不仅仅是在旅行中寻求知识、思考和成长,更在于旅途中的学习和体验。旅行可以让人们接触到不同的文化、风土人情和历史遗产,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我和世界。在旅行的过程中,人们可以结交新朋友,探索新的风景,挑战新的自我,从而激发内心深处的热情和动力。

黄山市将加大力度推动研学旅游的科学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的可供青少年体验的黄山品牌。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出发,该市将推进产品升级、业态提升和功能拓展,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前来黄山,感受田园徽州的意境之美,传承古圣先贤的传世智慧,品味晴耕雨读的书香氛围,并践行红色徽州的爱国精神,同时探索徽州文化的发展传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黄山市将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该市将加强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升级,推出更多符合青少年需求和特点的研学旅游产品,并加强产品的宣传和推广,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前来体验。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