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借助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我国制造业正迈向高端化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坐落于重庆永川高新区的重庆聚源通达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专注于生产汽车座椅滑轮和骨架等关键部件。该公司通过实施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显著提升了定制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其优质产品与服务赢得了众多知名车企的青睐,合作客户包括赛力斯、长城等知名汽车制造商。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为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升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我们公司的生产效能实现了显著增长,达到了原来的6至7倍。在此前,我们的生产过程中的不良率约为0.5%,而现在这一比率已被降低至大约0.1%。这是聚源通达公司总经理闫家钢的介绍。

今年1—7月,重庆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完成产值1343.9亿元,增长7.9%。其中,智能制造装备完成产值224.2亿元,增长3.2%;动力装备产业完成产值104.3亿元,增长14.2%;农机装备完成产值189.81亿元,增长26.5%。新实施技改项目938个,带动技改投资增长22.7%,对工业投资增长贡献率达56.2%。

重庆市全力推进产业创新,实施重大技术装备“首创优用”行动。聚焦新能源装备、机器人、低空装备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完善首台(套)产品认定及首购首用激励机制,构建重大技术装备研发推广体系。

在铜梁区,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基地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生产流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强化产业链招商,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重庆联合中国船舶集团建设内河新能源船舶研发制造总部,协同中国中车集团落地轨道交通检测中试平台及制造项目;引进特变电工、中国商飞、宇树科技等龙头企业,联动投资机构开展资本招商,依托明月湖产业基地培育初创企业。积极营造产业生态;组建轨道交通产业联盟拓展国际市场,打造“工业母机+”“机器人+”“低空装备+”等示范场景,举办新产品发布会及产需对接活动推广“重庆造”装备。

重庆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全力在风能、光能、水能、氢能以及储能等多个领域加速推进技术创新和突破。致力于打造一条涵盖研发、制造至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同时,也在机器人产业领域夯实基础,通过政府、企业、学术研究机构的协同努力,攻克核心零部件制造、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难题,弥补高端减速器等关键领域的短板。此外,完善机器人检测认证体系,并鼓励链主企业开放共享资源,以此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协作。在轨道交通领域,重庆正着力强化产业链,以整车制造企业为龙头,吸引关键零部件领域的领军企业落户重庆,并推动本地专精特新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