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近年来,中运博(中国大运河文化展示中心)致力于推动“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今年6月10日,一场名为“文明遇·鉴:中国大运河文化江苏周”的活动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运河畔邮政广场盛大开幕。此次活动中,《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的沉浸式展览首次走出国门,随团赴海外展出。展览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让海外观众得以近距离感受中国大运河四季更迭的壮美景色,深入解读中国大运河文化的深厚内涵及其在当代的价值。这不仅为海外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也为文化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是中运博展览体系的一大亮点。除了《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沉浸式展览外,“5G大运河”展厅通过融合CAVE技术与5G技术,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沉浸式体验,使游客能够一览大运河全线的自然与人文风光;而“运河上的舟楫”展厅则通过AR技术、投影与实体船模的结合,让观众在虚实交融中感受古代运河的繁荣景象。这种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不仅增强了展览的趣味性与互动性,也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文化体验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博物馆的吸引力。今年夏天,中运博再次延伸博物馆边界,推出国内首个博物馆原创游戏化VR大空间项目——“运河奇境”V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探索展。展览依托大运河千年历史文化底蕴,以数字技术实施赋能,将科技作为创新手段,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大型沉浸式体验环境,让观众摆脱束缚、全身心地沉浸在虚拟环境中,在自由移动中深度体验运河魅力。近日,“运河奇境——V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探索展”以3天免费开放的超强福利在第七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重磅亮相,吸引了2300余名观众现场打卡。这场科技与文化的碰撞,让千年运河在虚拟现实中“活”了过来,成为运博会火爆的文化IP。

以创意为媒、设计为桥,中运博以开放性思维持续推动大运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近日,由中运博与大运河博物馆联盟共同发起主办的“运河绘新生·创意融古今”文创设计大赛正式启动。大赛设立“水脉·文脉”“匠心·新生”“流动·共生”三大征集主题,鼓励参赛者以中运博及大运河联盟博物馆的数千件典藏文物数字资源为原型,或融合运河沿线八省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提炼舟楫、古桥、水工等大运河代表性文化符号,开发涵盖文具、盲盒、生活用品等多类别的文创产品。这一赛事不仅为高校师生、独立设计师以及对艺术设计感兴趣的个人和社会机构提供了释放创意的平台,更通过开放设计素材库,推动“藏品”变“文创”,让公众进一步了解运河相关历史,极大拓展了文化传播的边界与效能。

近年来,中运博不仅以独特的展览吸引众多观众,更凭借其创意十足的活动设计,成功吸引了持续的客流,形成了博物馆文化的“留流效应”。通过精心策划各类创新活动,中运博不断拓宽其文化辐射范围和社会影响力,实现了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双向奔赴”。自2021年6月对外开放以来,至2025年7月底,中运博已接待线下观众超过1400万人次,其中超过90%的观众并非扬州本地人。这一数据不仅有效促进了周边餐饮、住宿等消费的增长,而且成为了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鲜活案例。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