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2025年上半年,上海洋山深水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402万标准箱(TEU),较上年同期增长7.3%,创造了新的历史最高记录。

目前,洋山港集装箱的吞吐量在上海港整体中的比重高达51.9%,是推动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稳步上升的关键动力源。

根据洋山港海事局最新发布的数据,在2025年上半年,洋山港迎来了国际航行集装箱船舶的安全进出,累计达到4620艘次,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6%。其中,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即载重1.8万TEU及以上的船舶,共靠离港704艘次,同比增长了1%。此外,内支线集装箱船舶的靠离次数也达到了8803艘次,同比增长6.8%。这一增长趋势表明,洋山港在干线和支线船舶流量方面均实现了显著提升,进一步促进了区域集疏运网络的活跃度。

“双提升”的背后,离不开上海港服务软实力的不断优化。洋山港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一路同行”团队负责人刘剑平介绍,洋山港海事局依托上海市口岸十大创新成果之一的“四双”服务举措,即双向通航、双档靠泊、双套泊作业、双窗口离泊,不断创新监管模式,为深挖港口产能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际航行集装箱船舶方面,通过“双向通航”“双窗口离泊”“双套泊作业”,洋山港国际航行集装箱船舶航道交通效率得以提高、船舶作业时间窗口有效拓展,码头空置时间、船舶无效在泊时间大幅缩短,港口通航能级不断提升。

内支线船舶方面,通过实施“双档靠泊作业”,洋山港同一码头岸线的泊位利用率提高100%,码头运营效率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洋山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对锚地管理进行了优化升级。在能见度不佳的情况下,系统提前部署船舶进行抛锚待泊,以确保国际航行集装箱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条件下能够安全、有序地进出港口。今年上半年,洋山水域先后遭遇了近15次大范围大雾天气,但得益于这一优化措施,船舶进出港及港口运营均保持了基本正常的状态。

接下来,我们将着手研究并推行全潮汐时段的“三套泊位”创新策略,致力于为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增添更多的动力。洋山港海事局的相关负责人如是阐述。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