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近期,静安区在旧区改造与旧住房成套改造领域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海防路、新丰路、西康路三大项目的实施,以及宝山路571、581、591、601、611号和东宝兴路490号旧住房改建项目同步启动,标志着静安区在旧改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使得静安区在零星旧改与小梁薄板房屋改造两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分别以提前七个月和两年半的高效进度,实现了双线告捷的喜人局面。这不仅为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同类改造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海防路、新丰路、西康路项目进行搬迁,当地居民与周边邻居依依惜别。

这也表明,静安区作为“中心城区的崭新典范、上海发展的耀眼明珠”,在攻克超大城市核心区改造难题、提高居民居住水平的斗争中,率先展示了一份出色的民生成绩单,为全市的旧区改造树立了卓越的榜样。

静安区“十四五”期间涉及47幅零星旧改地块。小梁薄板房屋体量更居全市之首。如何“自我加压”,跑出“全市领先”的速度? 纵观整个旧改工作的历程,制度创新的脉络贯穿始终。

小梁薄板房屋截面小、楼盖板薄,施工简单,因此在上世纪一段时期内广泛应用。然而,随着时代更迭,钢筋锈蚀、墙面开裂等“短板”逐渐暴露,不仅安全隐患严重,居民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静安区于2022年正式按下小梁薄板改造的启动键。一场关乎民生福祉的攻坚战迅速铺开:2023年,蕃瓜弄项目实现签约搬迁;2024年10月,普善小区成功签约;2025年2月,风貌区内的愚园路627弄30、31号完成签约;2025年3月,常德路695号项目圆满收官;2025年5月,宝山路项目签约生效……一个个清晰的时间点,勾勒出“五年任务、提前完成”的奋进轨迹。

“‘三驾马车’协同机制是小梁薄板改造项目的核心引擎。”静安区房管局副局长王燕锋表示,针对改造工作牵涉部门多、流程复杂的痛点,静安区创新构建了“区级职能部门+属地街道+产权单位”三位一体的协同推进机制,确保各司其职、高效联动。

例如,位于常德路795号的项目在实施加层与内部分隔改造的过程中,初期居民对于“户型面积增量有限”以及“缺乏独立阳台”等问题表达了强烈的关切。面对这些反馈,项目团队迅速启动了“三驾马车”协同机制,以高效应对。街道工作人员深入社区一线,细致收集居民的具体诉求,同时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和情绪安抚工作;区房管局则牵头协调,与规划部门紧密合作,在政策允许的框架内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并通过与设计单位沟通,实施包括压缩走廊空间、优化楼梯间布局等在内的精细化调整方案;产权单位北方集团也全力推进审批流程的加速,并积极协助优化建筑的整体布局。通过三方紧密合作,共同努力攻坚,项目最终实现了100%的签约率,赢得了居民的高度认可。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