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今年,上海虚拟电厂不仅见证了负荷总量的显著提升,更在多种应用场景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在本次能源调用过程中,上海地区迎来了历史性的突破,首次实施了大规模的车网双向互动实测应用。这一创新举措通过V2G(Vehicle-to-Grid,即车网互动)充电桩,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向电网反向放电,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的互动提供了新的可能。在这场创新实践中,上海联联睿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参与本次调用的主要运营商之一。作为一家专注于充换电场站运营的专业企业,上海联联睿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运营着超过50个V2G充电桩,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电网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此前,我们运营的车网互动示范场站已配合国网上海电力开展过大规模V2G全链路集中测试工作。”联联睿科技术工程师赵筱竹介绍,去年接入虚拟电厂平台后,多次参与了虚拟电厂需求响应,今年V2G响应贡献了2600千瓦。

此外,产业园区也在积极“抱团”加入本次调用。莘庄工业区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通过调节用电负荷,有效实现了降本增效和节能减碳目标,并获得了相应的经济补贴。

“我们公司空调系统是用电负荷的大头,占比达50%,在不影响办公舒适度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空调温度设定值,就能达到降低负荷的效果。”低碳组成员滕雷杰表示,在切实感受到参与带来的综合效益后,莘庄工业区也主动转变角色,从最初的参与者积极升级为号召众多企业共同参与虚拟电厂的推动者。

今年,上海在能源管理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上海首次成功实现居民社区虚拟电厂的响应机制。8月11日,一场精心策划的节能实践在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上演。在虚拟电厂的精准指令下,该中心在短短15秒内迅速响应,空调温度按照预设策略自动上调了1.5℃,同时,照明、水泵等公共设施也切换至错峰运行模式。这一系列快速而有效的调整,成功实现了80千瓦负荷的削减,不仅展示了虚拟电厂在社区层面的应用潜力,也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

今年三月,位于临汾路街道的社区开展了“碳博士”装置的试点安装工作,共计6台。这些装置被用于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充电桩、中央空调、水泵以及公共照明等关键设备进行智能化调控。联元智能,作为设备制造商,其负责人透露,通过先进的AI动态分析技术,能够精准把握社区的负荷特性以及电网的需求,进而自动生成错峰用电、有序充电等优化策略。此举不仅有效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还成功汇聚了社区内近200千瓦的可调节负荷资源,为社区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