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经过十余年的稳步发展,上海虚拟电厂已成功从初期的“技术验证”阶段迈向了“常态化应用”的新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上海虚拟电厂不仅在调节能源供需和响应速度上展现出强大的“实战”能力,而且巧妙地结合了上海的产业优势,深入挖掘算力中心和新能源车等应用场景。未来,上海虚拟电厂有望将这一先行先试的成功经验推广至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范围,为我国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在8月11日,上海电网的负荷量攀升至4055万千瓦,刷新了历史最高记录。面对上海用电需求的持续增长,无论是本地发电还是引入的外部电力都承受着巨大的挑战。为了进一步挖掘电力资源,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助力,因为虚拟电厂的力量就潜藏于我们日常生活之中。

虚拟电厂本身不发电,只是电力的“搬运工”——通过将分散的可调控用电设备、储能装置以及分布式新能源等多种资源,整合为统一调度的“城市电力调节池”。

简单来说,假设办公楼的中央空调设定为26℃,当上海电力负荷紧缺时,虚拟电厂一声指令,成百上千座办公楼的空调上调至28℃,整座城市的电力紧缺就能极大缓解。

国网上海营服中心需求侧管理中心副主任赵建立告诉记者,截至今年8月,上海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接入49家虚拟电厂运营商,总申报可调能力达203.24万千瓦,较2024年底大幅提升81.17%。

本年度,上海虚拟电厂的敏捷调节功能持续优化提升,针对建筑空调、充电及换电站等电网直接控制和第三方直接控制的秒级响应能力已增至54.68万千瓦,从而确保了整体负荷的快速增减调节。

依据《上海市虚拟电厂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设定的目标,“十五五”规划阶段,上海虚拟电厂将实现约5%年度最大负荷的稳定调节能力,进而成为电力保障供应和峰谷调节的关键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