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今年以来,合肥经开区临湖中心祥园社区致力于持续优化各类社区服务。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社区采取了“阵地前移、力量前移、议事前移”的“三个前移”策略。通过这一系列举措,社区将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精度”、“准度”和“深度”进行了有机融合,有效地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这不仅让回迁安置小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居民们带来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体验。

以往办理事务需亲自前往社区,而今仅需居于小区之内,便能轻松完成各项手续。今年80岁的独居老人张大爷在小区内散步时,社区工作人员仅用几分钟便为他完成了老年人的认证工作。

传统社区服务往往局限于办事大厅,但回迁安置小区内老年人、残疾人群体多。祥园社区打破传统服务模式,将服务阵地从办事大厅直接前移至小区内,专职化小区支部书记办公搬到群众家门口,并在小区广场设立“流动服务站”。

“每周我们都定时开展驻点服务,由工作人员携带设备现场办理养老认证、医保缴费等多项便民业务。针对行动不便群体,还推出‘跑腿’服务,由网格员提供上门办理。”临湖中心祥园社区党委书记钟祖业告诉记者,我们将服务阵地前移,精细化管理的“神经末梢”从社区延伸到单元楼道,今年以来,累计接待群众300余人次,上门服务达60余人次。

精细化管理光靠社区“唱独角戏”远远不够,还需要多元社会力量和资源的持续参与、下沉。祥园社区积极整合医院、企业、社会组织、学校等20多家驻区单位,将优质资源精准输送到群众身边。据钟祖业介绍,每月10日还会在祥园小区广场开展义诊、义剪、换窗纱、家电维修、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累计建立特殊群体健康档案500余份,义剪服务老年人200余人次,免费换窗纱1000余扇。

针对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走动式服务”,更是给小区内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了实在帮助。前不久,独居残疾老人王大爷因轮椅配件坏了无法正常使用,得知情况后,社区阳光助残社志愿者第一时间为其购买配件并上门安装好。“他们连材料费都不收,真的太感谢了。”

值得一提的是,该社区还将议事前移,把“决策环节”从会议室搬到小区广场。去年9年,祥园社区成立一支由相关专业人士、红色小管家、老党员、热心居民等20多人的“百姓议事团”队伍,为了让群众关心关注的环境整治、停车管理、出行安全、健身休闲、垃圾分类等民生实事能够共商共议,他们特地将议事场所从会议室搬到小区协商议事广场、楼前屋后协商议事亭。

钟祖业指出,实施增设停车位、安装电动车充电桩、篮球场升级改造、更换垃圾箱房以及整治户外广告等措施。依托“群众提议、集体讨论、立即行动”的高效反应机制,已成功解决与小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20余项实际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推进“三个前移”的深化工作,以期在社区中涌现出更多温馨的篇章,为打造更加温暖、高品质的城市精细化管理贡献来自基层的智慧与经验。钟祖业如是表示。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