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这是近年来“人文经济学”的核心观点之一。姜堰的路径正是这般,文旅康养、产业融合、经济增长,步步生花。

依托于“溱潼古镇+湿地生态”的独特禀赋,姜堰的文旅消费热度持续升温。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坐拥580公顷淡水湿地,负氧离子常年保持在6000/立方厘米左右,吸引着众多游客专程前来“洗肺”。更有丹顶鹤、麋鹿、扬子鳄等各类珍稀动物聚集于此,一幅幅鹿鸟相依、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令人沉醉,叹为观止。国庆假期,溱湖湿地公园累计接待游客近9万人次,生态旅游收入近5000万元。好生态变成了“金饭碗”,也让百姓端上了“绿色饭”。

康养产业亦随之蓬勃,孕育出新的消费空间。1—9月,三元温泉接待康养游客16万人次;“溱湖八鲜”美食销售额突破1.5亿元;周边32家民宿营业额增长15%,从事农特产品网络销售人员达10268人,湿地特产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实现网络零售额12.3亿元……观会船、游湿地,逛古镇、尝八鲜,享健康、悦人生,康养名城的轮廓,在姜堰徐徐显影。

如今,姜堰区以更高站位推进跨界融合,商文旅体农交织联动,政策松绑、场景创新,构建起“食、游、购、娱、体”于一体的消费新生态。《一梦到溱湖》成为夜游新引擎,二次消费收入占比超过三成;“三水之环”升级焕新,荧光夜跑、城市音乐会接连登场……各消费因素交相辉映,汇聚成县域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这条曲线,不是短暂的繁华,而是长远的底气;不是零散的项目,而是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

2025-10-25 14:49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