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昆剧团携手故宫博物院精心打造的《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第一季)在上海大剧院精彩亮相,为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隆重启幕。这部融合了上海原创精神的昆曲佳作,借助艺术节这一国际一流的文化盛事平台,扬帆起航,在全球演艺舞台上树立了上海的文化坐标,进一步巩固了上海在国际演艺版图中的重要地位。
10月16日,在上海大剧院的彩排现场,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自豪地表示:“携带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昆曲,我们自艺术节启程,迈向国际舞台。外国朋友们通过体验传统戏曲,得以深入了解中国,走进我们的国家。在这一刻,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文化的自信与自豪。”
2019年,上海昆剧团首次踏入故宫的大门,双方共同围绕学术研究、剧目创作、文化传播开展深度合作。《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第一季)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3200余种6467部11498册清宫戏本中精心整理改编出以中秋、重阳两大节令为主题的《江州送酒》《中秋奏凯》《长生殿·重圆》三出剧目,集结上昆五班三代强大演出阵容,以水磨清音“重现”故宫雅韵。
“以‘在故宫修文物’的工匠精神,追溯昆曲创作的源头,并思考如何激活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谷好好介绍,上昆已着手思考第二季创作,“上海原创全新演绎中国故事,打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国际的更多可能。”
本届艺术节有“第一季”新生,也有“终季”收官。历时近八年,舞台剧《繁花》将迎来终季首演。《繁花》导演马俊丰感慨,“第一季演出经过了七年,第二季也演了三年。《繁花》终季,我们将继续使用沪语台词进行表演,期望能够精准地塑造市井人物形象,完整地传达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时代与地域特色。”
在上海这座日新月异的国际大都市,城市与人的故事,永远是最吸引中外观众的“上海原创”,《繁花》写上海的过去,《菜肉馄饨》写上海的当下。将在艺术节首演的上海评弹团中篇评弹《菜肉馄饨》改编自金莹同名小说,“上海爷叔”老汪每周六骑着自行车穿行于市集,为儿子精心准备一碗菜肉馄饨,却意外在公园相亲角卷入情感旋涡。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担任评弹《菜肉馄饨》制作人,一级演员徐惠新任编剧及主演,为观众“烹调”出有别于同名电影的舞台味“上海馄饨”。
上海民族乐团《诗的中国》音乐会,则是又一部在本届艺术节首演的“上海原创”。与《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类似,创作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乐团首度牵手知名学者骆玉明,以超越编年的历史纵深视角,撷取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不朽名篇的精华,通过隽永的国乐之声灵动展现中国诗词承载的文化美学基因。
在艺术节上,优秀的上海原创“返场”,给观众惊喜。上海芭蕾舞团《百合花》改编自作家茹志鹃同名小说,7月以来,从上海大剧院、国家大剧院到海安大剧院,所到之处都掀起观演热潮。
赵氏工坊倾力打造的《伪装者》汇聚了十大剧种的精英,其中包括七位享有盛誉的梅花奖得主,以及众多文华表演奖、白玉兰奖的获得者。在这部作品中,越剧的明楼,沪剧念白的汪曼春,京剧范儿的明台,锡剧声腔的明镜等角色各具特色,令人耳目一新。此外,黄梅戏、淮剧、甬剧、滑稽戏、音乐剧等剧种也轮番登台献艺,展现了戏曲艺术的多元魅力。 “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于玩乐,快乐地享受艺术,对戏曲进行一些实验性的探索,挖掘出更多的可能性。”越剧名家赵志刚,作为《伪装者》的主演,从艺五十年,始终坚守在艺术节上演戏、看戏、学戏。他表示:“在《伪装者》中,我们十个演员共同演绎十重唱,大家都充满了兴奋。如果能激发更多同行对戏曲未来的思考,那么《伪装者》的意义也就得到了升华。”
从大型户外的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布兰诗歌》到深情致敬的“一声为爱——纪念帕瓦罗蒂诞辰90周年音乐会”,再到充满戏剧张力的半舞台版歌剧《女人心》,上海歌剧院无疑是艺术节期间最为繁忙的演出团队之一。他们参与了多达6台8场的精彩演出,为观众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在欣赏《马勒交响曲全集》的宏伟乐章、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浪漫舞姿,以及布莱恩·特菲尔独唱音乐会中的动人歌声时,我们都能看到上海歌剧院艺术家们的身影,他们用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为艺术节的舞台增添了无限光彩。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 黄山区国庆中秋假期活动丰富多彩,创新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2025-10-22
- 国内首个融合爵士、音乐剧与二次元音乐嘉年华——2025外滩音乐节启幕2025-10-22
- 三位国际演艺资深人士获“卓越贡献奖”,丝路艺术节联盟覆盖52国196机构2025-10-22
- 绩溪县统筹推进龙川、徽杭古道两大核心景区焕新升级,优化游客体验2025-10-22
- “为剧而行”观众在沪人均消费高30%,艺术与城市达成美妙共生2025-10-20
- 国庆档强力助推电影市场复苏,全年总票房有望冲击500亿元2025-10-20
- 2025国庆档票房18.35亿元,平均票价36.64元创近5年新低2025-10-20
- 当柳琴对话小提琴,雷佳在《时间的诗意》中以多元声腔演绎古今共鸣2025-10-20
- 从一顶帽子开始:《魔法坏女巫》如何讲述一段“毁誉与共”的姐妹情谊2025-10-20
- 齐云山闯关、花山谜窟观灯,黄山各区县文旅活动纷呈引客来2025-10-20
- 从管网除涝到桥下建停车场,渔亭镇以“小切口”破解民生难题2025-10-20
- 屯溪区屯光镇举办“稻梦空间·趣玩汉沙”亲子活动,50组家庭体验农趣2025-10-20
- 国庆中秋上海空港口岸预计出入境88.3万人次,同比增长22.3%2025-10-20
- 沪太支路由8米拓宽至10米,宝山这条连接静安的重要通道疏堵保畅2025-10-20
- 火锅桌就是微型江湖:从电影看中国人“围炉”社交背后的人情与真相2025-10-17
- 推杯换盏间的欲言又止:中国人的饭桌上,从来都不只是食物2025-10-17
- 荷兰弟伤后首返《蜘蛛侠》片场,头部受伤致影片一度停拍2025-10-17
- 黟县西递以晒秋美学与民俗盛宴迎客,十一项活动点亮古村假日时光2025-10-17
- “影像南屏”IP迈出关键一步,黟县古祠堂活化新生赋能乡村振兴2025-10-17
- 超越引流,光影节成产业名片:徐汇西岸“大灯泡”展示照明技术未来2025-10-17
- 最新文章
- 热点内容
-
- 上海人才公寓1周年如何实现从"
-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人形机
- 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获得
- 鬼才导演亚当·艾略特阔别15年回
- “绿色救生圈”防溺水志愿服务项
- 7万人次挤爆草莓音乐节!北京“
- 6.62亿用户的非遗新舞台:微短剧
- 悬疑类型“出海”加速度:中国电
- 上半年接待游客超2400万人次!阜
- 电影节主会场变身"电影生态综合
- 2025暑期档票房超113亿、观影人
- 从新加坡到欧洲:国交新乐季用交
- 顺风车体验升级:嘀嗒出行用"路
- 上海越剧院青春版《红楼梦》受邀
- LED光影构建密闭裘庄,音乐剧《
- 上海隐秘的“5元大牌面包”店探
- 历史建筑活化的三重境界:从故宫
- 从机关食堂到夏布小镇:重庆151
- 韩国演员李世荣和日本男演员坂口
- 电影《芭比》制片人及主演玛格特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