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不仅体现在从场景的融合延伸至对当地文化的深入挖掘,而且实现了从理念到技术的全面整合与飞跃。

屯溪区傍霞村的“林中仙子”——寿带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的目光,在今年上半年,吸引了超过5万名游客前来观赏,为当地农民增收超过10万元。而歙县的三盏“鱼灯”则游出了徽州,成为了抖音平台上播放量高达7.5亿的“顶流”网红。这些鱼灯不仅走出了国门,游入了瑞士日内瓦、纽约时报广场、罗马新春游园会,更成为了游戏《原神》和动漫《江南百景图》中的角色。自2024年以来,鱼灯文化已经推动了歙县文化旅游消费超过50亿元,带动了主题民宿、咖啡店、沉浸式剧场等新兴业态的涌现。在今年春节期间,这些小小的鱼灯更是吸引了15万游客涌入歙县,为当地村民直接增收400万元。

黄山市还以数字技术赋能文旅产业发展,深化“AI+文旅”,搭建智能数字场景,推出沉浸式体验,黄山AI伴游入选2024智慧旅游适老化典型案例和十大文旅经济创新案例,黄山风景区入选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大位”智算中心上线国内首个文旅垂类大模型,西递夜游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项目入选全国试点项目……

数字背后,是黄山文旅竞争力的硬核表达。从寿带鸟的生态IP到歙县鱼灯的文化IP,从阳产土楼晒秋到“超级皖”美食争霸赛,黄山文旅以“小而美”的创意撬动大产业,实现生态价值、非遗传承与商业创新的三重跃升。

文旅融合,犹如一场穿越时空的深刻对话。在这场对话中,游客们的脚步踏过充满生活气息的街区,文化的香气弥漫在广袤的山川之间,创意的火花在节庆的夜晚熠熠生辉。我们不仅见证了旅游数据的持续攀升,更目睹了一座城市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翅膀,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奋力翱翔的生动景象。这不仅是一场旅游业的繁荣,更是一场城市精神的升华,彰显了城市发展的无限活力与潜力。

征程万里,风正扬帆,肩负千钧重任,再启新航。“十四五”规划的实施,已经充分证明了黄山在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上正越行越稳健,前景愈发广阔。展望未来,黄山将以更加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在这条“以文化铸魂、以旅游强体”的征途上,勇立时代潮头,勇担先锋使命,为推动中国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谱写属于黄山的更加璀璨辉煌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