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近年来,我国美术界的重大展览大多采取以几件精品画作为核心,其余作品作为补充的展览形式。然而,浦东美术馆目前正在举办的“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展览却独树一帜,它打破了传统模式,成为了一场高质量、富含艺术史价值的大型展览。此次展览的作品主要源自法国现实主义画派和印象派,这两个流派的作品不仅是奥赛博物馆的收藏亮点,更是19世纪西方艺术创作发生重大转型的历史见证。观众在近距离欣赏这些优秀作品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细细品味西方艺术发展的辉煌历程,还能在审美享受的同时,领略到艺术史知识的丰富内涵。此次展览在提升作品审美价值的同时,也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艺术史知识的盛宴,使得展览的规格和层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此次展览的主体是法国现实主义画派和印象派作品。为了确保展览的系统性和高质量,展览双方的合约加上了展品的整体数量、馆藏代表性画家及一定数量镇馆之宝的具体约定,此举不但保证了展览质量,也呈现出一个较为完整的艺术断代史。以高学术水准确保艺术展览的质量,是高等级美术馆策展的基本策略和做法。

法国现实主义画派和印象派都发展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这两个流派既有传承,又有交叉。这个历史时期,欧洲工业革命成果不断显现,社会生产力大解放,资本积累与财富快速增值。与传统贵族以地产作为资本的主要形式不同,以现金为媒介的新型资本不断扩张,市场经济活跃,加速了资本的流动。新经济模式与新型资本共同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与转型。这个时期,法国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19世纪中期,受拿破仑委托,B.豪斯曼整体改造巴黎,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与扩建工程,主观上是考虑军队进出城的交通方便,客观上却打开了城市的公共流动性和交流性的广阔空间。二是发生了巴黎公社事件。这两件事,给巴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震荡。随着社会职业分工越来越细,多层次的社会阶层和各种专业圈层也快速形成。城市景观化、消费市场化、生活都市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艺术市场与艺术消费的成熟标志,是艺术精英单一的艺术评价体系被市场解构,市场成为艺术评论与艺术圈层之外,对艺术品价值认知认定的另一只手。随着这种社会的大转型,艺术家们被迫从古典艺术的封闭状态走向公共和大众社会,巴黎因此一度被称为19世纪的首都。

艺术家是一群不循规蹈矩的城乡漂泊者,他们对社会的敏感会以艺术的方式发声。奥赛博物馆收藏的法国现实主义画派代表人物杜米埃、米勒、库尔贝、多比尼等,以及巴比松画派的领军人物卢梭,均在此次展览中亮相。米勒的《拾穗者》、库尔贝的《受伤的男人》、多比尼的《春天》、卢梭的《林荫路》等,都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这些扛鼎之作足以代表法国现实主义画派的实力与高水准。可惜米勒的《晚钟》和库尔贝的《画室》未能展出,稍有遗憾。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正是形成于他们共同的兴趣和对社会新的发现之中。1846年起,米勒先后结识了杜米埃和巴比松画派的卢梭等人。1849年,米勒离开巴黎,定居巴比松,与卢梭一同在枫丹白露美丽的大自然中过着优雅简朴的生活。不过,与卢梭专注于描绘大自然不同,米勒过着农民艺术家的生活,上午耕作,下午绘画,将田间劳作的农民与乡村景致作为创作题材,画出了他一生最好的作品,画出了乡村的诗情画意。

奥赛博物馆堪称印象派画作收藏的巅峰之作,无论是作品的数量还是质量,均无可匹敌。这里所收藏的印象派画作,不仅展现了这一艺术流派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更是19世纪欧洲历史的一幅宏伟画卷。馆内藏品中,早期印象派的杰出代表包括马奈的《埃米尔·左拉像》、莫奈的《夏末的干草垛》、毕沙罗的《冬日里村庄一角的红色屋顶》、西斯莱的《马尔利港洪水中的小舟》;新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则有修拉的《模特的背影》、西涅克的《井边的女人》;而后印象派的代表作品则包括塞尚的《塞尚夫人肖像》、梵高的《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自画像》、高更的《塔希提的女人》、德加的《佩列蒂埃街歌剧院的舞蹈教室》。此外,雷诺阿的《钢琴前的女孩》《加布丽埃勒与玫瑰》、劳特累克的《朱斯蒂娜·迪厄勒》等作品,共同为观众呈现了印象派艺术的辉煌成就和深远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