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近期,来自云南的采菌子青年王开煜,打算进行一次“旧车换新”行动,购置一辆新能源汽车。

我出生在云南的山区。我家世代从事菌类收购的营生,眼见父母辛勤劳作,同时也发现我们云南的这些山珍美味往往难以获得合理的售价,于是下定决心返回家乡。2022年,王开煜重返云南的偏远山区,利用线上新媒体平台助力家乡的农产品拓展市场。

王开煜的工作,需要经常把山里的菌子拉到城里,山路虽然弯多坡陡,但单次路程不算特别远。

“我大概算了算,家用充电桩谷电充一度电,大概5毛钱,充满一次能跑两三百公里。在外面快充桩,也比加油便宜不少。”王开煜说,县里、镇上,甚至一些大点的村子附近,充电桩越来越常见,日常拉货送货完全够用。

“货箱空间必须够大,能装下我们一天收的菌子筐和其他装备。最近去试驾了几款五菱能拉货的电动车,国家有购置税减免,云南也有‘彩云购车补’之类的补贴。”在王开煜看来,维修网点和售后保养的服务便捷度,也是购车考虑的重点。

自2020年起,我国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已取得了显著的规模效应。在过去5年的时间里,累计推出了超过10批次、500余款新能源汽车车型,销量接近1500万辆。这一举措不仅持续激发了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还推动了绿色出行方式的普及。然而,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效,部分地区在电网容量、车型与地形适配度以及售后网络下沉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确保新能源汽车能够更好地“驶入”新农村,我们仍需持续努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市场的普及与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