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与中秋双节长假落幕,上海在为期八天的假期中展现出的消费热情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众多文化旅游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游客纷纷慕名而来,而各大商业区的销售额也异常旺盛,众多知名地标景点人潮涌动。
可以说,上海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这不仅彰显了假日经济对城市消费的强大推动力。然而,随着假期的结束,我们更应该关注和深入探讨的是,这种充满活力的经济业态,如何能够在节假日期间之外持续发展?这种“撬动作用”,又如何不仅仅局限于节假日这一特定时段?在笔者看来,假日经济的模式以及一系列具体举措,为城市的常态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其正面效应不仅应当,而且完全有可能具备某种可持续性。
特别是,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恰逢上海旅游节、光影节、网球大师赛等一系列活动同时举办,让市民游客体验到了更具魅力的“夜上海”。
据媒体报道,假日期间,上海很多夜间户外观景平台成了热门打卡点,不少餐厅乘势将营业时间延长到24时,一些餐厅深夜时分户外上座率仍有近五成,有的餐厅假期中几乎全天都有人排队。在光影节舞台之一的西岸梦中心,假期前三天,日均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17%,销售额同比增长96%。刚闭幕的上海旅游节更是将夜间消费纳入核心板块,通过联动光影节升级夜间消费体验。
夜经济的拉动作用当不限于假期,这与上海游客构成的特殊性有关。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来上海旅游的除了国内游客,还有大量境外旅客。今年1月至8月,上海接待入境游客552万人次,同比增长37%。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前四天,浦东机场出入境客流就达到了41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24%。在这一背景下,让夜间活力持续释放,可以说是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应有之义。
实际上,对很多远道而来的客人而言,旅游并不区分假期与否。无论何时来到上海,他们对这座城市的经济活力和文化魅力的期待是相同的,对夜间消费的需求也是持续存在的。这也意味着,夜经济的供给应当超越“节假日模式”,向常态化、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具体而言,相关管理和经营主体不妨多考量考量,如何将假期中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延续巩固下来,使其成为激活夜经济的常态化操作。比如,餐饮企业可否适度延长营业时间,满足夜间消费需求?商业综合体能否在平时也适当举办活动,推迟闭店时间?城市中能否规划更多持久运营的公共空间?那些在假期中大受欢迎的美食集市、夜市等,是否可以考虑常态化运营?那些在假期中大受欢迎的文化活动,能否通过夜场、深夜场平衡客流,和商圈进一步联动?
这些改变必然会对城市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夜间人流的聚集,需要交通、安保等配套措施的及时跟进,而且不同区域的消费习惯和需求也存在差异,更需要因地制宜制定方案。另一方面,延长营业时间也意味着运营成本的增加,商家需要权衡成本与收益。诸如此类,都要求相关部门做好前期调研,与企业、商户充分沟通,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可一哄而上。
进一步来看,夜经济不仅仅是商业活动的简单集合,它更深层地反映了城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质。对于上海而言,若要真正跻身国际大都市的行列,就必须拥有与之相称的夜间生活形态。这种形态不应仅仅是单一的,而应是多元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充满温馨与关怀,既轻松又充满安全感。它不仅要满足各类人群的消费需求,还要与城市的夜间运作规律相契合,展现出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活力。
归根结底,城市与夜经济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促进、双向赋能的紧密关系。城市的丰富文旅资源、坚实的商业基础以及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夜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与此同时,夜经济的繁荣昌盛,又通过消费刺激等多种途径,为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这种良性互动,不仅是城市持续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更是关乎每一位市民获得感与幸福感的关键因素。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 “速度+图定”破解物流瓶颈,合甬图定循环班列提供稳2025-10-21
- 夜经济:超越“节假日模式”,塑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2025-10-21
- 凤台县城关镇缪郢社区居民公约入选安徽省“百佳”2025-10-21
- “公约+积分+督导”:黄山区平东社区以“三位一体”机2025-10-21
- 以自然为场景,用体验促消费:辰山自然生活节打造文旅2025-10-21
- 黄浦滨江粉黛乱子草进入盛放期,成市民打卡热点2025-10-21
- TOP中央公园假期客流激增超1180%,成上海公园“顶流”2025-10-21
-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
- 上海双节公园游客达682万人次,国际光影节1
- 上海假日旅游新热点:古镇“国潮风”与郊野
- 文创商店排长队,观景餐厅全客满:上海文博
- 假日消费“强引擎”:上海文旅商体深度融合
- 游客请注意:牯牛降景区10月16日起闭园,为
- 从“纸上”落到“地上”:看黄山平东社区如
- 秋种油菜,春待花开:休宁县推广稻油轮作,
- 淮南双节文旅成绩单亮眼:游客量增13.4%,
- 浦东美术馆年度观众首破百万大关 开馆以来
- 当艺术宫遇上MR:中华艺术宫“达芬奇·时空
- 从沉浸剧游到城市漫步:上海文博场馆“展览
- 按“好房子”标准打造!诸翟动迁安置房项目
- “为剧而行”观众在沪人均消费高30%,艺术
- 国庆档强力助推电影市场复苏,全年总票房有
- 2025国庆档票房18.35亿元,平均票价36.64元
- 当柳琴对话小提琴,雷佳在《时间的诗意》中
- 从一顶帽子开始:《魔法坏女巫》如何讲述一
- 齐云山闯关、花山谜窟观灯,黄山各区县文旅
- 从管网除涝到桥下建停车场,渔亭镇以“小切
- 屯溪区屯光镇举办“稻梦空间·趣玩汉沙”亲
- 国庆中秋上海空港口岸预计出入境88.3万人次
- 沪太支路由8米拓宽至10米,宝山这条连接静
- 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完成第600次发射,航天事
- 徽州区呈坎镇梁上村医疗点启用,解决周边三
- 金家岭村:美丽乡村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并进
- “守着老房子也能过好日子!” 街口镇盘活
- 安徽油价13日24时起下调:92号7.02元/升,9
- 池州13名导游新晋“安徽省金牌”,全市金牌
- 定位“三岛”,复兴岛蓝图浮现:将建飞鸟洲
- 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开幕,复兴岛规划亮
- 上海离境退税在全国率先实现“掌上办”,全
- 松江系统治理“浦江之首”水环境,1800亩区
- 天津“十一”主打“上合文旅嘉年华”,推出
- 文物音乐剧“场景共创”新模式:让博物馆从
- 江苏青年新农人突破2万,用科技与品牌思维
- 黄山之巅唱响“我的中国心”,张明敏与游客
- 留学生在黄山沉浸式体验中医康养与徽剧非遗
- 合肥机场“双节”客货运两旺:国际货运暴增
- 古街雅韵与网红街区“火爆出圈”,润州“双
- 在九龙湖挥桨竞速,在街头品味小吃:一场桨
- “味蕾游”成假日消费新动能,必吃榜引流、
- 上万件西洋古董漂洋过海,在上海共同编织一
- 天安千树新落成水晶博物馆,以4000㎡多维空
- 拟泥nini携新书亮相pidan Gallery,用柔软
- 从“城市之眼”到历史见证:宜昌路救火会瞭
- 意大利博尔扎诺市将开征“狗狗税”,旨在应
- 寻求传统与创新的平衡点,张家界英语骨干教
- 孟子义红裙染血演绎梅超风,新版《九阴真经
- 为老伴补拍一张迟到几十年的合影:黟县洪星
- 裕安区文物普查新发现线索22个,全区76处文
-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