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家桥小区地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它由谈家桥路121弄以及相邻的谈家桥路155弄和157弄两个小区共同构成。在改造之前,这里共有17幢非成套住宅,它们拥挤在狭小的空间内,容纳了610户居民。居住条件异常艰苦,每户居民居住面积仅有15平方米。在这样的空间里,床架被安置成上下铺,衣柜紧贴墙角,居民们转身都需要格外小心。这里“一间房住三代人”的现象屡见不鲜,生活空间拥挤不堪,居住环境亟待改善。
韩阿姨回忆起以前居住在一楼的日子,不禁感慨万分。那时,每逢台风季节,雨水便能轻易漫过膝盖,家中柜子、床铺等家具都不得不垫高,以防被雨水浸泡损坏。 过去数十年间,韩阿姨所在的小区,"共用厨房,没有独立卫浴"成了家常便饭。几户人家的煤气灶紧挨着,每当饭点,油烟四处弥漫,让人难以忍受。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密集的居住环境还潜藏着煤气泄漏、电路过载等安全隐患。 每天清晨,韩阿姨都要承担起倒痰盂的重任,傍晚又要提着水桶打水。这些固定“任务”让老人在吱呀作响的木质楼梯上爬上爬下,稍有不慎就可能摔倒。 "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成了小区居民们常挂在嘴边的无奈调侃。此外,由于地板不平,乒乓球甚至能从这头滚到那头,居住环境可谓是十分糟糕。韩阿姨感叹,那时的生活条件确实让人难以忘怀。
如今,步入崭新的谈家桥小区,1幢8层多建筑与3幢21-29层高层建筑错落有致,布局规整通透,浅灰色外墙搭配玻璃飘窗,每户都能享受到充足采光,再也不用为“晒不到太阳”发愁。住房内部更是贴近日常需求,每套住宅都配备了独立厨房与卫生间,彻底摆脱了“几户合用”“排队上厕所”的尴尬。
站在新房的阳台上,韩阿姨笑得格外灿烂:“以前住一楼又潮又暗,晒个被子要跟着太阳跑。现在不仅有独用的阳台,厨房卫生间也都是自己的,亮堂又安心!”
“以前的弄堂狭窄得仅容两人侧身而过,老楼外墙斑驳脱落,空中电线纵横交错,孩子只能在巷道里追逐,老人连歇脚长椅都没有。”徐阿姨在谈家桥住了40余年,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棵树都熟稔于心,后来无奈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在外租房,却始终惦记着老邻居、老地方。
回到改造后的新家,徐阿姨满心欢喜:“阿拉终于能‘回家’了!”公共空间的升级让人眼前一亮,改造前的“一线天”弄堂被连片绿地取代,乔木、灌木与草坪层次分明,真正实现“推窗见绿”。
配套建设的公共设施,让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都能找到专属休闲空间。老人可以在树荫下聊天晒太阳,孩子可以在游乐区奔跑嬉戏,年轻人则能在健身区锻炼,曾经“挤得转不开身”的公共区域,成了邻里互动的温馨场所。
新民晚报记者了解到,谈家桥小区的回搬住户中,80%以上都是老年人。如今,小区每单元都配备了电梯,楼梯间还增设了无障碍扶手,搭配智能感应照明,安全又方便。
从“蜗居”到“安居”,谈家桥地块的蜕变,是静安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缩影。作为共和新路街道首次开展的成套改造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房管局、北方集团、中建二局与街道携手并进。从2020年12月成套改造方案公示,到2021年9月完成所有居民签约及搬离、12月完成旧房拆除平整,再到如今居民顺利回搬,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
街道抽调了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青年突击队”。队员们逐户翻阅资料、研读政策,把居民的承租权归属、户籍人口、家庭矛盾等情况“倒背如流”。针对失联居民,通过网格员、老邻居、原单位等多渠道联络,累计拨打电话5000余次。通过一次次上门倾听诉求,一遍遍组织协调沟通,耐心帮居民分析利弊、化解心结,最终推动了选房工作的顺利完成,让每一户都拥有了温馨又舒心的“小家”。
郭阿姨回忆过去居住环境狭窄、生活不便,心中常常感到空虚。如今,住所宽敞明亮,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她终于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家的温馨。郭阿姨表示,她已经与家人达成共识,拿到新房钥匙后便着手装修,目标是年底前乔迁新居。
住户们将分阶段领取新房钥匙,预计在本周内全部完成。在回迁仪式当天,首批获得钥匙的住户们急切地踏入新居,与家人共同商讨装修设计方案。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终于迎来了完美的结局。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 开设全市唯一24小时痛风急诊,上海光华医院以特色服务2025-09-26
- 从共用厨房倒痰盂到独用阳台电梯入户,上海谈家桥小区2025-09-26
- 上海六院牵头足踝外科联盟促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与同质化2025-09-26
- 合肥一社区创新推行“三个前移”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2025-09-24
- 延吉新村街道全面启动41个小区改造,以规范化《导则》2025-09-24
- “托”起安心与温暖:安徽打造“家门口”普惠托育圈,2025-09-24
- 林店社区多部门联动开展网络安全宣传,筑牢居民“防骗2025-09-24
-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
- 暑期三峡水上游客量突破200万人次,同比增
- 2025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将启,50余场演
- 威尼斯电影节主席:中国电影呈现商业成功与
- 《黑神话:悟空》拥趸众多,东欧玩家称其“
- VR沉浸式体验太空奥秘,黄山市祁门县图书馆
- 从“情绪经济”到“数智化融合”:安徽文旅
- 三盏鱼灯游出50亿消费!安徽文旅以特色IP熨
- 破解人均消费短板,安徽文旅以“文旅+百业
- 池州石台县农文旅“金融小院”启动,为仙寓
- 上海对口商品展销会现“供不应求”盛况,展
- 外资企业为何扎堆浦东?企业负责人:政策“
- 外资企业与上海“双向奔赴”二十年,深度参
- 嘉定一自习室分区精细至“暗室”,免费提供
- 付费自习室预约量迎高峰:在充满干扰的时代
- 嘉定一企业新建150端口免费智能充电桩,让1
- 琼晋联合出品话剧《海瑞》在京演出,以历史
- “严肃江湖”碰撞“现代脑洞”,《赴山海》
- 首创“1+1+N”全域联动模式,2025北京动画
- 从粤剧戏宝到全球热单,《大展鸿图》让岭南
- 从“现象级”到“社交硬通货”,《繁花》终
- 话剧《浪潮》:以水为镜,照见左联五烈士跨
- 黄山两高校联合开设旅游管理本科班强化学生
- 2025雅砻文化旅游节开幕:黄梅戏与藏戏同台
- 快闪舞蹈、NPC互动、美食争霸:八公山文旅
- 花费不到千元安装喷淋系统,虹储小区“三驾
- 响应国家“体重管理年”号召,安徽农大开设
- 大学体育课的新打开方式:安徽农业大学“体
- 以家庭为起点筑牢健康基石:黄山市屯溪区倡
- 医生提醒:毒蘑菇中毒严重可危及生命,切勿
- 合肥一市民公园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后急诊入院
- 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加速,推动汽车产业迈向“
- 破解电池安全痛点:吉利、长安、赛力斯等车
- 智能座舱成AI应用先锋,智博会展示“人车家
- 上海永大菌业入选第二批全国县级优质农民田
- 峰力发布突破性AI助听技术:成功在超低功耗
- 上海G320公路改建工程全面施工,投资9.28亿
-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六年硕果累累:推出154
- 小小票根撬动大市场,北京以“电影+”联动
- 看完电影半价看展、吃饭打折:北京市民凭票
- 演唱会、赛事、影视剧成暑期旅游新引擎:热
- 暑期定制游市场结构明晰:欧洲定制客单价高
- 2025年安徽省广电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合肥举
- 碎金缀满枝头!芜湖神山路栾树繁花盛放,织
- 蚌埠龙子湖区社区打造“15分钟文化圈”:日
- 宿迁文旅局从三方面发力深化市场治理,全力
- 25辆花车升级亮相上海旅游节,国际表演方阵
- 扬州在盐城举办金秋文旅推介 联动“苏超”
- 太和清音《说一不二》入选安徽省级孵化计划
- 江苏省内首家足球邮局在无锡开业,打造“体
- 运动攒积分,健身又公益!莲都健康跑团创新
-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