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在成都市的四川,坐落着一所专注于储粮害虫防治的实验室,那里的科研团队通过为害虫建立档案,以便更有效地制定出防治措施。

实验室中共收藏了226种储粮害虫的样本,同时还有20种常见活体害虫,研究人员正对它们进行精心护理,旨在深入探究其生活习性和生物学属性。

中储粮成都储藏院的技术人员马一铭表示:以前我们把这些黑乎乎的小虫子统称为害虫,而现在我们已经能够辨别出它们的不同种类。

比如,玉米象会将粮食内部的营养成分全部吃掉,在上面留下一些很大的孔洞。

谷蠹不仅会把粮食表皮咬碎,同时它会在里边产卵,幼虫在里边啃食,只剩下一层薄薄的皮。

实验室里,昆虫触角电位仪捕捉着储粮害虫对粮食挥发物产生的生理电信号,实验人员通过研究其中的规律,筛选出害虫最喜欢的气体,量身定制害虫诱捕剂。

位于粮仓中的这台作业中的摄像头,犹如洞察粮食害虫的锐利眼睛,每十五秒便会自动进行一轮巡查。若检测到害虫,便会立即拍照并发送至实验室的服务器。随后,借助AI虫情智能分析系统,对害虫的种类、具体位置及数量进行精准识别和分析。

工程师透露,该算法在害虫检测方面比人工巡视领先约30天,其识别准确率超过95%。一旦系统检测到害虫,粮仓将采用氮气气调等物理防治手段对害虫进行集中灭除,从而有效确保了粮食安全。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