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黄山新闻网 生活新闻
分享

长江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也是中国的母亲河。自2012年开始实施长江禁渔政策以来,长江的水生生物资源得到了明显的恢复和改善。然而,与此同时,长江流域仍然存在许多人类活动,如拦河筑坝、航道整治、挖砂采石等,这些活动对长江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因此,为保护长江珍稀濒危物种,我国将采取三方面的针对性措施,加强对长江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我们相信,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长江珍稀濒危物种将得到更好的保护,为人类的未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会上指出,长江流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分布着400多种鱼类。实施禁渔政策以来,长江流域鱼类资源逐渐恢复,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据最新消息,2022年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已达到1249头,实现了止跌回升,这一成果不仅得益于禁渔政策的实施,也得益于长江流域水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工作。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推进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为长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但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当前长江拦河筑坝、航道整治、挖砂采石等人类活动仍然较多,珍稀濒危物种生存环境还没有根本好转,加之这些濒危物种生长周期长,繁殖难度大,保护形势仍不容乐观。”唐仁健说。

据介绍,下一步我国将采取三方面针对性措施,抓好长江珍稀濒危物种保护:

一是强化人工保种科研攻关。目前我国已经建设了一批中华鲟、长江鲟的人工保种场,有了一定规模的亲本库,突破了规模化的人工繁育技术难题。下一步,将持续加强科研攻关、提升保种场人工繁育能力,争取尽快突破自然繁殖、生境修复等关键技术。

二是加大增殖放流力度。珍稀濒危物种只靠自然繁殖恢复比较难,必须通过增殖放流来补充野外群体。从今年起,农业农村部计划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争取能够放流100万尾,力争未来三到五年能够逐步增加到500万尾。

保护重点水生生物的栖息地是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重要的一环。为此,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保护工作:1. 保护产卵场。产卵场是水生生物繁殖的重要场所,是渔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这些重要的繁殖场所。农业农村部将选择适宜的水域进行修复重建,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如限制人类活动干扰、加强监管等,以保障产卵场的生态安全和稳定。2. 保护索饵场。索饵场是水生生物获取食物的重要场所,也是渔业生产的重要来源。为了保护这些重要的场所,农业农村部将在合适的水域进行修复重建,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如限制人类活动干扰、加强监管等,以保障索饵场的生态安全和稳定。3. 保护越冬场。越冬场是水生生物越冬的重要场所,是渔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这些重要的场所。农业农村部将选择适宜的水域进行修复重建,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如限制人类活动干扰、加强监管等,以保障越冬场的生态安全和稳定。4. 保护洄游通道。洄游通道是水生生物迁徙的重要通道,是渔业生产的重要来源。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这些重要的通道。农业农村部将选择适宜的水域进行修复重建,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如限制人类活动干扰、加强监管等,以保障洄游通道的生态安全和稳定。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影响,农业农村部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如选择适宜的水域进行修复重建、在拦河筑坝处修建过鱼设施、落实重要栖息地船舶限速、限航等措施,以保护重点水生生物的栖息地,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2024-04-03 11:38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